民族复兴之精神基础
中国文化,是儒家的“天下”,中国人之人生观,极大受孔子影响,儒家观念建立在古代传统之上,为此争夺尊严,有鹅湖之会的论辩和新亚书院的坚守。中国文化,离不开两大主题,坚守与论辩。
坚守与论辩,打开来说,前者反求诸己,后者反求诸世间法则,一者是内观省察之学,一者论辩外延之功。既可看到中国文化,孔子“为己之学”的关照,也可以看到孟子“推己达人”的气象。在内观与外延之间,这里,有两个例子值得玩味,一者发生在唐末五代的黑暗时期,一者发生在现当代的时代集丛之列。
诸位,把目光聚焦到唐末五代时期,暂时不看儒家,借鉴一些佛教的文化记忆。佛教文化,经历唐朝,完成本土化后,开始由盛转衰,到了五代时期,宗风破落,经教衰败,但永明延寿大师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尺,孤独坚持,博极内典,终成大部《宗镜录》,调和净土宗与禅宗两大流派,孤明先发,影响了宋(元)明时期的佛教思维以及观察佛教文化的思想基础。永明延寿大师的修持与著述,代表了中国古人面对大变革时代内省坚持的精神特质。
古中示今,也要今中现古。亲近中国文化,离不开孔孟之教,聊孔孟,绕不开新儒家,品评新儒家,不得不说杜维明。青年时期,受教于牟宗三、徐复观,面对欧风美雨,捍卫新儒家尊严,回应西学的挑战,创新与对话,新加坡的实践更使得儒者风华辉煌。面对西学的辩难,杜维明先生的著述与作为,体现中国文化人格外延的辉光。
古也好,今也好,佛也罢,儒也罢,都是面对大变革时代、大挑战形势之下,展现出各自想法与做法的明体达用。对于当代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同样要面临着时代大势,3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国企业与个人继受了各异思想积淀和思想储备,能否成为民族复兴之精神基础呢?
“新亚”的精神与气度
1949年,在历史学家钱穆的主持下,一群来自中国内地的学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