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上反思中国经济
新世纪即将悄然走过十一年。十一年来全球经济暗流激荡,风云变幻。在改革开放第三个十年里面,中国经济腾飞,世界瞩目。同样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经济危机、金融风暴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时机与危机并存,话题和问题继续,问题的探索与解决首先基于对话沟通。2011北京论坛在经济方面做出的探讨,作为沟通对话之范例,值得我们一道分享。综观本次经济分论坛,以“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为主题,其中对话沟通的深意不言而喻。机遇、挑战、方向中间,危机意识与人文思考跃然纸上。综观本届经济分论坛,有四大部分,一是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二是研究区域化经济的合作,三是关注中国经济的未来,四是聚焦经济发展的并存问题。
“中国应向债务国转型”
每届北京论坛的嘉宾都是群星闪耀,学术名家荟萃。本次论坛,世界银行高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各大学教授也是齐聚一堂,用详细丰富的资料,严密谨慎的学术,敏锐深刻的创见,对多种问题各抒己见,此番交流对话使得多方获益良多。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的大背景来看,美国经济依然在复苏期徘徊,而欧洲经济又受重创,世界金融环境十分动荡。
, http://www.100md.com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开放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应该避免何种风险,应该采取何种政策,就显得格外抢眼。同时也是每一位民族情怀深厚的中国经济学者所瞩目之地,也是世界范围内有识见、有责任的经济学者所关心的话题。以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Mirrlees(詹姆斯·奠里斯)为例,他以开放经济体中最优储蓄、投资及增长这个经济问题人手,经过严谨的学术考证,对中国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James Mirrlees认为中国的资本储备太高,而同时投资却远远不够,中国想要将短时间内的经济快速增长,转变成为中长期持续增长,需要首先完成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的转变,同时也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针对一些细节问题,James Mirrlees也给出了很多建议,他指出中国储备很高,因此不利于消费。中国同时也需要对老年人消费做出引导,发挥这一群体为经济增长能起到的作用。
时至今日,经济问题也不再是仅靠经济手段、市场行为等单一手法可以解决的。面对中国的未来,是为万众瞩目的话题,经济的脉搏如何跳动,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环境变幻多端,与会学者本着各自学术观念,对诸多问题给出有理有据的答案,虽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却给了中国更多的思考空间。
, 百拇医药
“儒学可以在西方框架下运转”
本届论坛另外一项值得人深思的是,西方经济学者在注意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更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学者Reginald Little(雷金纳德·利特)围绕亚洲儒家智慧,以贴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表了他的见解和主张。他说自己虽然是澳大利亚人,妻子和女儿却都是中国人。还以东方人勤奋好学的天性为例,说明诸如此类文化特质,都将为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地增添力量。对比自己的女儿,他细心地观察到,“中国高中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上学,一直到晚上十点”。
文化的体现,离不开经典的解读。ReginaldLittle以西方角度,对《易经》《论语》《老子》进行了解读,他十分注重里面所反映出来的“谦逊”思想和“礼仪”传统,认为这些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而文化的核心价值,必将对经济有高度的指导意义。Reginald Little以日本为例说明,“比如日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日本把儒家文化与西方的经济政治框架相结合,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超过美国”。
, 百拇医药
关于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关键在于教育,Reginald Little教授在讨论中多次指出“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本国经典的教育”,他倡导中国的经典教育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就加以学习和辅导。他认为日本的很多智慧来自中国,因此中国就更应该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他还认为中国传统并没有很好地对中国的现代文化产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现代文化被西方思想所占据,如Reginald Little所言,“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我国经济学专家茅于轼先生对相关问题。也提出近似论断,面对西方文化在中国青年中巨大的影响时,茅于轼认为这种问题确实存在,并提到台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做得比较好,大陆可以在这方面向台湾进行学习。此外,茅于轼还指出我国教育目标应是追求效率和公平,不仅是教育的地方分配不公,中国在绿化、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要看到“人”,看到丰富人生的目的,这也就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些才是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当有人质疑儒家文化是否能被西方所理解和接纳时,Little教授则表示“儒家思想可以在西方框架下运转”,并以二战后日本的成功为例。交流中有专家也指出东西方文化并不冲突,当前中西文化交汇,互为补充,各国应摆正位置,彼此理解,和谐共处。相反欧美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以中国、日本以及东盟十国为代表,却在强势的崛起之中。
面临新世纪的挑战,迎接全球化的趋势。本届北京论坛经济分论坛值得注重之处颇多,其中可以看到,中国望向世界的同时,世界回望中国,而这种对话交流也将日增多。重要的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在具体经济政策、市场导向的同时,文化将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得到中外专家的一致认可。持续发展,民族复兴,在此时机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犹自需要更多的平等对话、自由交流。, 百拇医药(吴昊)
“中国应向债务国转型”
每届北京论坛的嘉宾都是群星闪耀,学术名家荟萃。本次论坛,世界银行高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各大学教授也是齐聚一堂,用详细丰富的资料,严密谨慎的学术,敏锐深刻的创见,对多种问题各抒己见,此番交流对话使得多方获益良多。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的大背景来看,美国经济依然在复苏期徘徊,而欧洲经济又受重创,世界金融环境十分动荡。
, http://www.100md.com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开放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应该避免何种风险,应该采取何种政策,就显得格外抢眼。同时也是每一位民族情怀深厚的中国经济学者所瞩目之地,也是世界范围内有识见、有责任的经济学者所关心的话题。以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Mirrlees(詹姆斯·奠里斯)为例,他以开放经济体中最优储蓄、投资及增长这个经济问题人手,经过严谨的学术考证,对中国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James Mirrlees认为中国的资本储备太高,而同时投资却远远不够,中国想要将短时间内的经济快速增长,转变成为中长期持续增长,需要首先完成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的转变,同时也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针对一些细节问题,James Mirrlees也给出了很多建议,他指出中国储备很高,因此不利于消费。中国同时也需要对老年人消费做出引导,发挥这一群体为经济增长能起到的作用。
时至今日,经济问题也不再是仅靠经济手段、市场行为等单一手法可以解决的。面对中国的未来,是为万众瞩目的话题,经济的脉搏如何跳动,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环境变幻多端,与会学者本着各自学术观念,对诸多问题给出有理有据的答案,虽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却给了中国更多的思考空间。
, 百拇医药
“儒学可以在西方框架下运转”
本届论坛另外一项值得人深思的是,西方经济学者在注意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更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学者Reginald Little(雷金纳德·利特)围绕亚洲儒家智慧,以贴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表了他的见解和主张。他说自己虽然是澳大利亚人,妻子和女儿却都是中国人。还以东方人勤奋好学的天性为例,说明诸如此类文化特质,都将为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地增添力量。对比自己的女儿,他细心地观察到,“中国高中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上学,一直到晚上十点”。
文化的体现,离不开经典的解读。ReginaldLittle以西方角度,对《易经》《论语》《老子》进行了解读,他十分注重里面所反映出来的“谦逊”思想和“礼仪”传统,认为这些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而文化的核心价值,必将对经济有高度的指导意义。Reginald Little以日本为例说明,“比如日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日本把儒家文化与西方的经济政治框架相结合,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超过美国”。
, 百拇医药
关于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关键在于教育,Reginald Little教授在讨论中多次指出“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本国经典的教育”,他倡导中国的经典教育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就加以学习和辅导。他认为日本的很多智慧来自中国,因此中国就更应该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他还认为中国传统并没有很好地对中国的现代文化产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现代文化被西方思想所占据,如Reginald Little所言,“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我国经济学专家茅于轼先生对相关问题。也提出近似论断,面对西方文化在中国青年中巨大的影响时,茅于轼认为这种问题确实存在,并提到台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做得比较好,大陆可以在这方面向台湾进行学习。此外,茅于轼还指出我国教育目标应是追求效率和公平,不仅是教育的地方分配不公,中国在绿化、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要看到“人”,看到丰富人生的目的,这也就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些才是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当有人质疑儒家文化是否能被西方所理解和接纳时,Little教授则表示“儒家思想可以在西方框架下运转”,并以二战后日本的成功为例。交流中有专家也指出东西方文化并不冲突,当前中西文化交汇,互为补充,各国应摆正位置,彼此理解,和谐共处。相反欧美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以中国、日本以及东盟十国为代表,却在强势的崛起之中。
面临新世纪的挑战,迎接全球化的趋势。本届北京论坛经济分论坛值得注重之处颇多,其中可以看到,中国望向世界的同时,世界回望中国,而这种对话交流也将日增多。重要的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在具体经济政策、市场导向的同时,文化将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得到中外专家的一致认可。持续发展,民族复兴,在此时机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犹自需要更多的平等对话、自由交流。, 百拇医药(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