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33205
从北大到台大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东方养生》 2012年第5期
     他也许没有蔡元培的宽厚、胡适的敦仁,但他追求自由平等甚于蔡,坚定不移甚于。

    他没有写下任何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却是两间世界顶尖大学的校长;他接触过欧洲最新的史学理论,却没有以新理论特立独行,而是以“史学只是史料学”推着中国史学脚踏实地;他没有胡适、蔡元培的名闻遐迩,却是胡适的保护者、蔡元培的继承者;他没有鲁迅的激进、罗家伦的圆滑,却终生为了自由主义和学术独立奔走。

    他是脾气不好,却爱憎分明的傅斯年。

    在混乱下先后整顿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在战争中支持庇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短暂的54年生命中,他像一个转动聚光灯的灯光师,把明亮耀眼的光线打在诸多学者身上,自己却在后面为他们烦恼柴米油盐,为他们的学术火焰添加薪柴。他是敢作敢当,却操劳过度的傅斯年。

    五四游行的扛旗者

    傅斯年一生为人称誉的事情很多,当他还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时候,创办《新潮》杂志,又被推举为五四运动游行示威总领队。许多人听到五四运动只想到鲁迅、陈独秀、李大钊或胡适,其实走在队伍最前头、扛着大旗,领着学生队伍前往曹汝霖家的人,正是傅斯年。他对于时事十分关注,每当有他看不顺眼的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写文批评。当时同在北大的顾颉刚,就曾经劝他低调一些,以避免祸事,他却回答:“我们对于自己的态度,不可不温喻,对于自己的主张,却不可不坚决。总要自信得过,敢说敢行。”傅斯年后来被称为“傅大炮”,正是出于这样“有过言过”的思想。

    如果问起引领傅斯年走入新文化运动的人,除胡适之外,再无他人。在北大就读时,傅斯年因着顾颉刚的推荐。而听了胡适的课,此后便成为铁杆粉丝。当时,曾有学生不满胡适过于年轻,看法、理论又偏向西方,而傅斯年以支持者的角色。稳住了胡适在北大的地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