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独立之判断
就着作品与身世,再谈王国维,似乎太乏味了。放下主角王国维先不表,话说一本网络上热议的新书《论曹操》,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朱永嘉。且不说朱教授的传奇经历,单说,为何曹操总能引起人们的批判与讨论,是因为道德问题吗?是因为儒家、法家之争吗?是因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之话题吗?还是因为曹操化乱世危局为治世的本色?或是因为曹家政治群体制衡生态的趣味?今天,在中国,白领、老板与老外,思考的问题只会深,不会浅。
危机与药方,2008年后一直在热议,先是美国次贷危机,后是欧洲债务危机,总之欧风美雨都是动荡萧条。总是围绕药方展开。时人喜欢把话题谈论到晚清民初的动荡秩序时期,在动荡的材料中,寻找文人省察。寻找事例经验。
清末,北洋李鸿章标榜“我不惧你,我不欺你”的洋务外交,可惜油尽灯枯于八国联军议和;南洋张之洞标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统旗帜。可惜被边缘化的中学,何以为“体”,“用”亦难堪。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讽刺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个伪命题,所以,陈寅恪的“天竺为体,华夏为用”才似乎更加合理。但是,无论如何,西学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流,那么,西方汉学家如何看王国维呢?如何看王国维的时代呢?这才是激活王国维话题的稳健理由。可巧,近期,美国汉学家罗泰正好在北大作客座教授,记者幸运地在北大国际汉学基地拜访了罗泰先生。
王国维的天才判断
王国维的作品像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罗泰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也像一条宽阔的河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