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不是洪水猛兽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冈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说得通俗一些,转基因食品就是用现代技术,人为地改变生物的特性,从而生产出来的想要得到的新品种。比方说小麦,生产面包用的小麦,蛋白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目前种植的小麦品种,通常含蛋白质较低,那么通过转基冈技术,将一种能够高效表达蛋白的基因转入小麦,小麦的蛋白含量就会大大提高,做出来的面包含的营养就更丰富。再比如说,有些作物经常受到虫害,通过转基冈技术,可以使作物具有抗虫害的能力,这样即使不使用农药也不会受到害虫侵害。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值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83年被培育出来。又过了十年,第一种市场化的转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番茄作物,而一直到1996年,由这种番茄食品制造的番茄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目前各国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但是获得政府批准允许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
据美国农业部2011年6月30日所发布的最新数据,美国种植的90%左右的玉米、90%的棉花、94%左右的大豆,全都是转基因品种。目前在美国,无论是大规模农场还是个体农民,都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转基因种子。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还没有人种植转基因作物,而到了2007年,共计有1身体42亿英亩转基因农田,而全世界转基因农田则达到了2身体82亿。越来越多的农民相信转基因作物提高了产量,并且节省了费用。
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冈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普遍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冈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在欧洲,情况却大不一样。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将信将疑。自从发生了疯牛病、二恶英污染等事件后,欧洲人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了。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公众反对试种基冈改良作物。目前在中国,转基因食品也是备受关注和质疑的热点问题。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转基冈作物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允许六种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种植——棉花、矮牵牛、番茄、柿子椒、杨树和木瓜,现只有抗虫棉在大规模种植。
食物界的弗兰肯斯坦?
1818年,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曾经写过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小说的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一位科学家,他在实验室里经过无数次探索,人工制造出了一个生命——一个丑陋的人形怪物。这个怪物一开始表现得很善良,到最后却变成了恶魔,最后和他的创造者同归于尽。这大概是人们最早对生物科技产品潜在的危险性的想象了。
许多欧洲人就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思是转基因植物将可能造成恐怖的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耸人听闻的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这样一种担忧却也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
自然界原有的物种,都是天然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成熟产品”,如同正版软件,而转基冈生物,则如同某些电脑高手DIY去修改程序,装各种补丁和外挂,这样,在获得了超越原版软件的某些增强和特殊的性能的同时,如果修改不当,也有可能会带来系统不稳定,不时死机的风险。当然,世界对转基冈技术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会进行长期和大量的安全性检测,但终归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毕竟人类对新技术的产物,总是充满了未知。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冈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但是转基因食品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这一点肯定是不可否认的。有研究表明,转基冈食品有可能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还有研究表明,曾经出现过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冈食品后,到第三代就绝种的现象。然而,这方面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一定有某种特定危害的试验结果。
尽管转基因种子都经过了严格安全实验,中短期可以肯定不会有大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但转基因食品毕竟未经过较长时间的代际实验,长期食用是否危害健康,仍然还是个未知数。
终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虽然正如前面所说的,转基因食物具有潜在和未知的风险,但是这项技术的积极意义也是非常显著的。转基因技术通过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可以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保鲜期延长等特点的作物新品种。单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减少成本这一特点,就为解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有些意识比较保守的人,对新科技产物接受较慢,另外由于受贸易利益冲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利用转基因食品的不够完善而大打贸易战,这就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从本质上讲,目前生产的转基因生物,和常规方法培育出来的品种还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的性状,或消除原有的不利性状。所有的基因。其化学成分都是核酸,所以不管是食物原有的,还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为转入的,在进入人的消化道后,都会被消化分解掉,而不会被人体的细胞直接吸收、利用,更不会直接整合到人体的基因中。
而且现在的转基因都是指基因修饰,也就只是在原有功能上增强或是减弱其功能,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功能,没有增加原来没有的功能。所谓的“新蛋白”还是与原有的蛋白功能一样,其安全性在理论上与原有蛋白一致。当然如果修饰过大,还是有可能改变了其基本结构和功能,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类似于整容,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修饰或改变,而人体的本质特征或基本构造仍旧不变,并不会完全变成一个陌生的人。
总之,转基因食品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风险目前并不明确,因此就要权衡利弊作出选择。比如,对于一些粮食严重短缺的国家,粮食不足会带来饥荒,导致人饿死。这是肯定的,而相比之下,潜在的未知的风险,即便再大一些,也未尝不值得去冒险一试。其实,就连电梯这样的相当成熟的技术,出事故也并非罕见,但是我们都知道极少有人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而只走楼梯。相信某一天,转基因技术也普及并成熟之后,人们也会这样来理性看待其风险。而现阶段,重要的是要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知道哪些是转基因食物,那些不是之后,让消费者自己评价其风险,自主地做出选择。
纵观历史,其实各种技术在发明,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副作用,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另一方面也不必因噎废食,为此停止探索的步伐。况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转基因食物的问题逐渐被人们认识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办法来完善这项技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技术更加成熟的转基因食品终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 百拇医药(周杰英)
说得通俗一些,转基因食品就是用现代技术,人为地改变生物的特性,从而生产出来的想要得到的新品种。比方说小麦,生产面包用的小麦,蛋白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目前种植的小麦品种,通常含蛋白质较低,那么通过转基冈技术,将一种能够高效表达蛋白的基因转入小麦,小麦的蛋白含量就会大大提高,做出来的面包含的营养就更丰富。再比如说,有些作物经常受到虫害,通过转基冈技术,可以使作物具有抗虫害的能力,这样即使不使用农药也不会受到害虫侵害。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值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83年被培育出来。又过了十年,第一种市场化的转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番茄作物,而一直到1996年,由这种番茄食品制造的番茄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目前各国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但是获得政府批准允许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
据美国农业部2011年6月30日所发布的最新数据,美国种植的90%左右的玉米、90%的棉花、94%左右的大豆,全都是转基因品种。目前在美国,无论是大规模农场还是个体农民,都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转基因种子。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还没有人种植转基因作物,而到了2007年,共计有1身体42亿英亩转基因农田,而全世界转基因农田则达到了2身体82亿。越来越多的农民相信转基因作物提高了产量,并且节省了费用。
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冈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普遍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冈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在欧洲,情况却大不一样。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将信将疑。自从发生了疯牛病、二恶英污染等事件后,欧洲人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了。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公众反对试种基冈改良作物。目前在中国,转基因食品也是备受关注和质疑的热点问题。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转基冈作物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允许六种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种植——棉花、矮牵牛、番茄、柿子椒、杨树和木瓜,现只有抗虫棉在大规模种植。
食物界的弗兰肯斯坦?
1818年,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曾经写过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小说的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一位科学家,他在实验室里经过无数次探索,人工制造出了一个生命——一个丑陋的人形怪物。这个怪物一开始表现得很善良,到最后却变成了恶魔,最后和他的创造者同归于尽。这大概是人们最早对生物科技产品潜在的危险性的想象了。
许多欧洲人就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思是转基因植物将可能造成恐怖的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耸人听闻的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这样一种担忧却也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
自然界原有的物种,都是天然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成熟产品”,如同正版软件,而转基冈生物,则如同某些电脑高手DIY去修改程序,装各种补丁和外挂,这样,在获得了超越原版软件的某些增强和特殊的性能的同时,如果修改不当,也有可能会带来系统不稳定,不时死机的风险。当然,世界对转基冈技术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会进行长期和大量的安全性检测,但终归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毕竟人类对新技术的产物,总是充满了未知。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冈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但是转基因食品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这一点肯定是不可否认的。有研究表明,转基冈食品有可能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还有研究表明,曾经出现过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冈食品后,到第三代就绝种的现象。然而,这方面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一定有某种特定危害的试验结果。
尽管转基因种子都经过了严格安全实验,中短期可以肯定不会有大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但转基因食品毕竟未经过较长时间的代际实验,长期食用是否危害健康,仍然还是个未知数。
终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虽然正如前面所说的,转基因食物具有潜在和未知的风险,但是这项技术的积极意义也是非常显著的。转基因技术通过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可以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保鲜期延长等特点的作物新品种。单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减少成本这一特点,就为解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有些意识比较保守的人,对新科技产物接受较慢,另外由于受贸易利益冲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利用转基因食品的不够完善而大打贸易战,这就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从本质上讲,目前生产的转基因生物,和常规方法培育出来的品种还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的性状,或消除原有的不利性状。所有的基因。其化学成分都是核酸,所以不管是食物原有的,还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为转入的,在进入人的消化道后,都会被消化分解掉,而不会被人体的细胞直接吸收、利用,更不会直接整合到人体的基因中。
而且现在的转基因都是指基因修饰,也就只是在原有功能上增强或是减弱其功能,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功能,没有增加原来没有的功能。所谓的“新蛋白”还是与原有的蛋白功能一样,其安全性在理论上与原有蛋白一致。当然如果修饰过大,还是有可能改变了其基本结构和功能,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类似于整容,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修饰或改变,而人体的本质特征或基本构造仍旧不变,并不会完全变成一个陌生的人。
总之,转基因食品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风险目前并不明确,因此就要权衡利弊作出选择。比如,对于一些粮食严重短缺的国家,粮食不足会带来饥荒,导致人饿死。这是肯定的,而相比之下,潜在的未知的风险,即便再大一些,也未尝不值得去冒险一试。其实,就连电梯这样的相当成熟的技术,出事故也并非罕见,但是我们都知道极少有人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而只走楼梯。相信某一天,转基因技术也普及并成熟之后,人们也会这样来理性看待其风险。而现阶段,重要的是要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知道哪些是转基因食物,那些不是之后,让消费者自己评价其风险,自主地做出选择。
纵观历史,其实各种技术在发明,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副作用,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另一方面也不必因噎废食,为此停止探索的步伐。况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转基因食物的问题逐渐被人们认识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办法来完善这项技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技术更加成熟的转基因食品终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 百拇医药(周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