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5年第3期
编号:11089699
源远流长的中国药粥文化(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5年第3期
源远流长的中国药粥文化

     中国的粥和药粥,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好几千年,是一种十分实惠的食品。传说在远古时代的黄帝,发明了“烹谷为粥”。粥不仅是人们饭腹适口的饮食品种,还是中国民间的互赠亲友的礼品。北京风俗有“杂豆米粥,互相馈送”的习惯。甚至庙宇中也有以“佛粥”招待香客之举。古时帝皇还赠大臣以粥,作为笼络人心的手段。汉宣帝诏令儒生诵读《楚辞》,“每一诵即与粥”,晋代皇帝召儒生学者,说道论经,也以粥相待。唐明皇常以“防风粥”赠文人学士。

    粥与药相结合,能治病并粥药相彰。如大枣入粥,可补血益气,绿豆入粥,能消暑清气,山楂入粥,能健脾化积,梨肉入粥,能清肺止咳,所以古人说:“米虽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服食青果米粥治疗蛇咬伤和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的记载。

    到了汉代,药粥已正式列入医方。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曾记载“齐王为阳虚候时,病甚,群医束手,医者淳于意(即仓公)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随欲以火齐粥,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又六日后病愈。”我国最早的中医基本理论史书《黄帝内经》中说:“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而药粥也正是一种以药治病,以粥扶正的食治方法。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论中,就有很多米药同服,或在药后服粥的论述。例如我国临床常用的名方“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中,就是用药物和梗米合煮的汤。

    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主节,并收集了民间用谷皮糠防治因缺乏维生素B族所致的脚气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