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西风话饮食
在人类文明史走过的每一个阶段中,无论统治者们试图如何紧闭国门,文化交流如缕不绝地发生着。中外交流、东西方交流,本质上而言,就是不同生活样式的互相展示和传播、借用。所谓的异国情调,是由于某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被移植他处初期,其显而易见的突兀造就了审美新鲜感。
不同的饮食文化滋养了不同的民族,可是异质的饮食却也可以滋养另一方的民众。不少舶来的美食今天甚至已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主角。人类拥有的味觉、嗅觉乃至相关的视觉是如此相似,所以开头的culture shock(文化震惊)过去之后,随之而来就是欣然接受,乃至“墙内开花墙外香”。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文化融合之风在绝大多数国际化区域、城市、社区愈刮愈烈,饮食民俗习惯的东风西渐、西风东渐,都已经成为人类饮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炎黄子孙对美食的爱好历史悠久,自上而下信奉着“食不厌精”的饮食准则。及至平民阶层也同样将一日三餐乃至休闲小点,视作生活中重要事项,“民以食为天”是国人的口头禅,而面条正是平民美食精神的代表作。籍贯无论东南西北,口味有何差异,对中国人而言,面条当之无愧与米饭并列为两员主将。在谈论饮食东风西渐的话题时,最有群众基础的恐怕是中华面,及它与意大利面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关于意大利面条的起源,历史学家们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有不少人认为,意大利面条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入意大利的。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世纪,当时居住在意大利北方的埃特鲁斯坎人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公元前4世纪的埃特鲁斯坎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
, 百拇医药
意大利面是否源自东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这种对东方饮食文化的致敬已经在民间达成了共识。一种餐饮样式在彼岸的发扬光大,必然有其自身卓然出众的原因——面条可独立于其它佐食之外,满足进食者饱餐一顿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与其它食物配合默契,成为一份滋味百变美餐中的“绿叶”。主食,必然味淡而甘,否则不足以突出附加物的鲜美或浓郁——在面条的传播史中,这一点才是不变的要旨;在他乡获得众人喝彩的各种面条,比如:韩国冷面、日本乌冬面、意大利沙律海鲜面等,虽然在浇头、汤料、酱料、面条原料,抑或是在制作手法上都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百出,但无不与中华面条本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髓一致。一种美食的世界之旅,就是一份文化记忆的世界之旅。
今天的时尚饮食男女对日式抹茶毫不陌生。君不见,抹茶乳酪、抹茶冰点、抹茶甜品,或者抹茶泡就的一杯香茗,都已是餐桌上的宠儿。所谓“抹茶”,就是将茶青经蒸青、风冷、干燥,做成原叶“碾茶”,再用石磨磨成粉状物而制成的茶类制品。
其实,抹茶早就与中华结缘,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见证。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中,一部分是僧人,他们于奈良初期左右,将茶种带回日本本土种植,同时带回的还有唐人对茶的特殊感情和品茗时的禅意。
, http://www.100md.com
茶由寺院子弟的独茗,转向民间普通大众的爱物,以及出现以文化气质取胜的文人茶,在中国,是与唐代文士“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分不开的。宋朝后,开始流行“抹茶”,此时即日本的平安中期,对中华品茶艺术的倾慕,使得中华“抹茶”在扶桑之国落地生根。“抹茶”之所以在日本如此普及,主要得益于高僧荣西大师的提倡。镰仓初期,荣西大师两次取道中国,回国后著有《饮茶养生记》,向日本国人宣讲饮茶的种种益处。
“抹茶”背后的文化意义从其制作工艺上就可见一斑:“抹茶”这种用石磨磨成的粉状物,其粒径通常为1到3微米,由于工艺要求高,目前产抹茶的国家仅日本。主要供应日本茶道中“抹茶道”之用:抹茶以一种艺术的面目呈现出雅丽的姿态。碾茶的制造非常讲究原料品质,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对取自天然的材料加以精心糅制,在人工化参与提炼的自然美中,把人文精神在生活的细节中展现出来,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这种人文美食精神是支撑抹茶走过一个又一个百年、不断获得青睐的基础。抹茶的传播与返乡,其实正是“百琢方成器”精神的传扬与回归。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有自己的八大菜系、各地风味,却也从不排斥各国美食的进驻。只要遇有合适的生长空间,不论是西式大餐还是外国小点,都有其在中国的落脚之地。比如说,罗宋汤的登堂入室。
早在半个世纪前,罗宋汤就已经既是沪上西式大餐餐厅的基本菜式,又是一般家庭餐桌的常客。这种在西餐馆往往又叫做“乡下浓汤”的家常汤,有着一段历史的回忆。罗宋,是老上海对俄罗斯的称呼,是从英语Russian音变而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不少俄罗斯的王公贵族为躲避革命,纷纷外逃,后来这些人史称“白俄”。大批白俄的涌入,给上海市民饮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影响。上海方言字典也从此就多了有关“罗宋”的各种词语:喝的有罗宋汤,吃的有罗宋面包。正宗罗宋汤应以原产东欧的红菜为主料,配以牛肉(或牛骨)、胡萝卜、洋葱、番茄、土豆、牛油、牛奶……慢火焖煮而成。上海精于生活细节的普通家庭主妇们,很快想到用味甜耐煮的卷心菜代替红菜,平民风格的罗宋浓汤由此在申城流传开来。
红肠、西红柿、卷心菜、土豆,所有的基本元素,都是一年四季都不难觅到的寻常食材,再加上俄罗斯风情色彩的特别出身,使得罗宋汤与海派文化如此契合、投缘,其中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罗宋汤是平民中贵族情绪的最佳体现者,也是移民文化圈的标志性产物。一定程度上,罗宋汤即是何谓海派文化的最佳阐释者,即:保留源头文化原型,增添本埠生活色彩气息。
, http://www.100md.com
名士之乡绍兴的各色传统休闲小点中,不仅有“臭名远扬”令人闻香下马的臭豆腐和嚼劲十足的黄酒佳偶茴香豆,还有一色独具异国风情的名点:奶油小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传教士的步履已经深入水乡,不少传教士在绍兴定居。其中绍兴复康医院(绍兴第二医院前身)有一名欧洲的传教士家中请了一位当地厨师。绍兴虽好,日子长了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这位心灵手巧的厨师对东家的乡愁颇为同情,经过一番尝试创作了一款西式风格的东方小吃,即这之后流传开来的“奶油小攀”。现在奶油小攀是绍兴人心中的传统名点,在游客必至的绍兴老街鲁迅故里一条街上,也不难找到其芳香扑鼻、金黄可爱的身影。奶油小攀颇类似西点中常见的泡芙,小碗状的外壳中盛满了滑嫩如脂的奶油,外壳本身则松脆可口,又很有点像我们熟知的街头巷尾出售的蛋挞。把盏一碗八年陈花雕,品尝一碟奶油小攀,实在分不清东西方饮食文化的界限在哪里;或者我们应该衷心感谢、庆幸,人类的味蕾从来不为国籍所限制。
同样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饮食中不断掺杂舶来食材,为什么很容易收到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效果。冰淇淋月饼的出现,差不多是最早打响中西合壁的探路者。年年中秋,年年月饼。现代人的口味仿佛和我们社会提倡的口号一样,总是在与时俱进。外表的传统与内心的现代,当这样的组合进入人们视角时,立刻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如今,冰皮月饼,即月饼的内瓤和外皮都携手并进、改头换面时,新的时代气息也就扑面而来。
各国的美食,诸如印度飞饼、美国汉堡、意大利比萨在中国受到空前欢迎,一部分正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一部分则是文化交流本身带给我们的便利:在这个地球村中,既然村民们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的居住地,那为什么一种民族文化的有形产物,不能也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在别的空间角落里华丽地穿行呢?
无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两者都不是真正的饮食文化交流理想的结果。每一种餐饮习俗及其产物,都拥有其不可替代的民族感情背景和积淀,因此,交流不是替代。保留那一米的距离,方可以“礼尚往来”,有进有出。
但既然交流不是静态的,我们就应该让这饮食文化交流的东、西风真正的动起来,吹过新世纪的物质餐桌和精神餐桌。, http://www.100md.com(俞文滟)
不同的饮食文化滋养了不同的民族,可是异质的饮食却也可以滋养另一方的民众。不少舶来的美食今天甚至已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主角。人类拥有的味觉、嗅觉乃至相关的视觉是如此相似,所以开头的culture shock(文化震惊)过去之后,随之而来就是欣然接受,乃至“墙内开花墙外香”。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文化融合之风在绝大多数国际化区域、城市、社区愈刮愈烈,饮食民俗习惯的东风西渐、西风东渐,都已经成为人类饮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炎黄子孙对美食的爱好历史悠久,自上而下信奉着“食不厌精”的饮食准则。及至平民阶层也同样将一日三餐乃至休闲小点,视作生活中重要事项,“民以食为天”是国人的口头禅,而面条正是平民美食精神的代表作。籍贯无论东南西北,口味有何差异,对中国人而言,面条当之无愧与米饭并列为两员主将。在谈论饮食东风西渐的话题时,最有群众基础的恐怕是中华面,及它与意大利面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关于意大利面条的起源,历史学家们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有不少人认为,意大利面条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入意大利的。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世纪,当时居住在意大利北方的埃特鲁斯坎人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公元前4世纪的埃特鲁斯坎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
, 百拇医药
意大利面是否源自东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这种对东方饮食文化的致敬已经在民间达成了共识。一种餐饮样式在彼岸的发扬光大,必然有其自身卓然出众的原因——面条可独立于其它佐食之外,满足进食者饱餐一顿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与其它食物配合默契,成为一份滋味百变美餐中的“绿叶”。主食,必然味淡而甘,否则不足以突出附加物的鲜美或浓郁——在面条的传播史中,这一点才是不变的要旨;在他乡获得众人喝彩的各种面条,比如:韩国冷面、日本乌冬面、意大利沙律海鲜面等,虽然在浇头、汤料、酱料、面条原料,抑或是在制作手法上都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百出,但无不与中华面条本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髓一致。一种美食的世界之旅,就是一份文化记忆的世界之旅。
今天的时尚饮食男女对日式抹茶毫不陌生。君不见,抹茶乳酪、抹茶冰点、抹茶甜品,或者抹茶泡就的一杯香茗,都已是餐桌上的宠儿。所谓“抹茶”,就是将茶青经蒸青、风冷、干燥,做成原叶“碾茶”,再用石磨磨成粉状物而制成的茶类制品。
其实,抹茶早就与中华结缘,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见证。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中,一部分是僧人,他们于奈良初期左右,将茶种带回日本本土种植,同时带回的还有唐人对茶的特殊感情和品茗时的禅意。
, http://www.100md.com
茶由寺院子弟的独茗,转向民间普通大众的爱物,以及出现以文化气质取胜的文人茶,在中国,是与唐代文士“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分不开的。宋朝后,开始流行“抹茶”,此时即日本的平安中期,对中华品茶艺术的倾慕,使得中华“抹茶”在扶桑之国落地生根。“抹茶”之所以在日本如此普及,主要得益于高僧荣西大师的提倡。镰仓初期,荣西大师两次取道中国,回国后著有《饮茶养生记》,向日本国人宣讲饮茶的种种益处。
“抹茶”背后的文化意义从其制作工艺上就可见一斑:“抹茶”这种用石磨磨成的粉状物,其粒径通常为1到3微米,由于工艺要求高,目前产抹茶的国家仅日本。主要供应日本茶道中“抹茶道”之用:抹茶以一种艺术的面目呈现出雅丽的姿态。碾茶的制造非常讲究原料品质,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对取自天然的材料加以精心糅制,在人工化参与提炼的自然美中,把人文精神在生活的细节中展现出来,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这种人文美食精神是支撑抹茶走过一个又一个百年、不断获得青睐的基础。抹茶的传播与返乡,其实正是“百琢方成器”精神的传扬与回归。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有自己的八大菜系、各地风味,却也从不排斥各国美食的进驻。只要遇有合适的生长空间,不论是西式大餐还是外国小点,都有其在中国的落脚之地。比如说,罗宋汤的登堂入室。
早在半个世纪前,罗宋汤就已经既是沪上西式大餐餐厅的基本菜式,又是一般家庭餐桌的常客。这种在西餐馆往往又叫做“乡下浓汤”的家常汤,有着一段历史的回忆。罗宋,是老上海对俄罗斯的称呼,是从英语Russian音变而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不少俄罗斯的王公贵族为躲避革命,纷纷外逃,后来这些人史称“白俄”。大批白俄的涌入,给上海市民饮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影响。上海方言字典也从此就多了有关“罗宋”的各种词语:喝的有罗宋汤,吃的有罗宋面包。正宗罗宋汤应以原产东欧的红菜为主料,配以牛肉(或牛骨)、胡萝卜、洋葱、番茄、土豆、牛油、牛奶……慢火焖煮而成。上海精于生活细节的普通家庭主妇们,很快想到用味甜耐煮的卷心菜代替红菜,平民风格的罗宋浓汤由此在申城流传开来。
红肠、西红柿、卷心菜、土豆,所有的基本元素,都是一年四季都不难觅到的寻常食材,再加上俄罗斯风情色彩的特别出身,使得罗宋汤与海派文化如此契合、投缘,其中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罗宋汤是平民中贵族情绪的最佳体现者,也是移民文化圈的标志性产物。一定程度上,罗宋汤即是何谓海派文化的最佳阐释者,即:保留源头文化原型,增添本埠生活色彩气息。
, http://www.100md.com
名士之乡绍兴的各色传统休闲小点中,不仅有“臭名远扬”令人闻香下马的臭豆腐和嚼劲十足的黄酒佳偶茴香豆,还有一色独具异国风情的名点:奶油小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传教士的步履已经深入水乡,不少传教士在绍兴定居。其中绍兴复康医院(绍兴第二医院前身)有一名欧洲的传教士家中请了一位当地厨师。绍兴虽好,日子长了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这位心灵手巧的厨师对东家的乡愁颇为同情,经过一番尝试创作了一款西式风格的东方小吃,即这之后流传开来的“奶油小攀”。现在奶油小攀是绍兴人心中的传统名点,在游客必至的绍兴老街鲁迅故里一条街上,也不难找到其芳香扑鼻、金黄可爱的身影。奶油小攀颇类似西点中常见的泡芙,小碗状的外壳中盛满了滑嫩如脂的奶油,外壳本身则松脆可口,又很有点像我们熟知的街头巷尾出售的蛋挞。把盏一碗八年陈花雕,品尝一碟奶油小攀,实在分不清东西方饮食文化的界限在哪里;或者我们应该衷心感谢、庆幸,人类的味蕾从来不为国籍所限制。
同样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饮食中不断掺杂舶来食材,为什么很容易收到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效果。冰淇淋月饼的出现,差不多是最早打响中西合壁的探路者。年年中秋,年年月饼。现代人的口味仿佛和我们社会提倡的口号一样,总是在与时俱进。外表的传统与内心的现代,当这样的组合进入人们视角时,立刻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如今,冰皮月饼,即月饼的内瓤和外皮都携手并进、改头换面时,新的时代气息也就扑面而来。
各国的美食,诸如印度飞饼、美国汉堡、意大利比萨在中国受到空前欢迎,一部分正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一部分则是文化交流本身带给我们的便利:在这个地球村中,既然村民们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的居住地,那为什么一种民族文化的有形产物,不能也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在别的空间角落里华丽地穿行呢?
无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两者都不是真正的饮食文化交流理想的结果。每一种餐饮习俗及其产物,都拥有其不可替代的民族感情背景和积淀,因此,交流不是替代。保留那一米的距离,方可以“礼尚往来”,有进有出。
但既然交流不是静态的,我们就应该让这饮食文化交流的东、西风真正的动起来,吹过新世纪的物质餐桌和精神餐桌。, http://www.100md.com(俞文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