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失眠抗争30年
民间传说“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初尝滋味是将近30年前,恢复高考以后——我考上大学之初,在农村“改造世界观”多年,习惯于体力劳动的贱体,突然不适应不事农桑、不出大力、不流大汗的环境了。集体宿舍嘈杂的人声,令神经衰弱的我难以入眠。每到晚上,既乐于听大家讲的笑话,又苦恼于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也容易醒来。白天常常因此萎靡不振,尤其是到了下午,哈欠连天,头发开始唰唰地掉。
当时,我的“前30年”还没有过完,有人说我是“神经型体质”、本身“觉轻”。有的医生说是“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我父亲也是“神经衰弱”型的,看来,有遗传因素。那辗转反侧、心烦意乱、难以入睡的滋味,确实不好受。自此,我开始了与失眠的抗争。因掉头发,找医生开过“胱氨酸”之类的药,也不见效。
到学校资料室翻阅书刊,知道成年人几乎都有过失眠的经历,失眠是一种睡眠紊乱综合征,但切不可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否则,症状会加重。找校医,医生说,可能是没有了体力劳动,体质不能适应环境问题。我从小好动,上中学的时候喜欢足球、长跑。于是,我开始注重体育锻炼,每天早晨起来做操、跑步,由于年龄关系,踢足球似乎不合适了,课间就打羽毛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参加学校运动会,居然在3000米长跑中获得了名次。我锻炼的劲头更足了,睡眠状况也因此有所好转。
毕业、工作、成家……在学校形成的生活规律再度被打乱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