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703668
不食嗟来之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8年第11期
     我国食俗上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食”与“节”的关系,我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民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道歉,饥民终究没有吃,最后饿死了。后多以“不食嗟来之食”表明做人意志坚定,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庄子·让王》)后代学子为表示自己的生活清贫与品格清雅,常以“藜羹”为标识而自立。唐代陆龟蒙在给友人的书简中写道:“读古圣人书,每涵咀义,独坐自足,案上一杯藜羹,如五鼎七牢馈于左右。”宋代陆游也常以藜羹自勉,他在《午饭》诗中说:“破裘负日茅檐底,一碗藜羹似蜜甜。”应该说,藜羹本身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汤食,更代表了一种气节和一种文化。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武王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是不仁,就极力劝谏。商亡后,伯夷、叔齐发誓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就隐居在首阳山,以采野菜煮食充饥,并作“采薇歌”以咏志。有一妇人见到后对他们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听后什么也不再吃,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后以“不食周粟”指不屈从,有骨气。宋代遗民谢枋得,在元世祖的逼迫下前往大都,临行前写下了“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的诗句,借用伯夷耻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悲壮典故来喻己志。谢枋得到大都后,绝食而死。

    “(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汉书·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因事变而被羁长达十九年,其间抵抗住了卫律、李陵的威逼利诱劝降。在断绝饮食供给的情况下,苏武啃雪拌着毡毛充饥。在荒无人烟的北海,苏武拄着汉朝的节杖放羊,缺少吃的,就挖野鼠藏的草籽来吃。苏武不负汉朝使命,终得回归汉朝。后因以“啮雪吞毡”称颂不畏艰苦,忠贞守节的高贵品行。, 百拇医药(贾增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