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不土
土豆,上海话称之为洋山芋,以区别本地的山芋(红薯或白薯),但纵使前面加了个“洋”字,始终还是浑身沾满了泥巴,脱不了一个“土”字。香港一度称那些留洋归来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为“番薯仔”,“番”在汉语中为“外来的”“外洋的”意思。番薯仔与沪语“洋山芋”颇有异曲同工之处:虽加了个“洋”字,仍是土生土长的,以喻“喝了洋墨水不要忘了本”,与今天的“海归”,意义似又更深了一层。土豆的不起眼及平凡如尘,是全世界公认的,以至连英语中都有这么一句谚语SMALL POTATO,意为小人物、小百姓、埃埃尘民……但这里丝毫没有任何诋毁看轻土豆之意,反而有种随遇而安、自调自侃的幽然在其中。土豆的正宗学名为马铃薯,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称它的小名“土豆”,这更似马铃薯的爱称,与它拙朴浑厚的外形十分贴切。
联合国每年都会选一种粮食作主题,2008年正是“国际马铃薯年”。土豆再土,却始终是老百姓的救世主。
如果以土豆作主食的民族来划分,领金牌的当属美洲,银牌是欧洲,而中国则为铜牌。
查阅土豆的身世,最先出现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一带,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主食。16世纪时,当时有无敌海霸之称的西班牙入侵南美,同时将土豆带到欧洲,后来英国将无敌海霸击败,土豆就被移居至英伦三岛,并在气候严寒的爱尔兰广为栽种。土豆耗用的种植面积小,产量高,且在任何恶劣环境下都能存活,而且不像一般稻麦去皮退壳经磨舂要去掉50%才能直接入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