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小笼的城市
上海是个格调超级复杂的地方,要想看到骨子里去,是要看破许多层迷乱感觉神经的表面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煎、小笼也算是一只眼睛,或者说是上海的一种表情。上海人通常把小笼馒头简称为“小笼”,把生煎馒头简称为“生煎”,干脆利落。
不过时尚上海人一向对小笼不感兴趣,理由就是一般传统上海人钟情它的理由:咬开来一包汤。这包汤对于时尚上海人来说,是太腻太甜了。时尚上海人的胃和胆囊是全球化的,既能装大饼油条,又能装芝士洋酒,既能装爆辣,又装酷酸。于是,分摊到“本帮”这一版块的消化脏器体积就相对较小,对于小笼包子、炒面、炒饭这一类比较油腻的主食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抑郁在胃里,好久都消化不了,必须借助青苹果予以中和。
时尚上海人对“狗不理”包子的好感倒是大大高于小笼包。在长城脚下的“狗不理”包子店,一口气可以干掉大半笼野菜鸡蛋馅儿的小包子(10个左右),面粉筋道,馅儿干香,还配了一大碗京式酸辣汤,爽得不行。他们搞不懂,为什么上海城隍庙的南翔小笼会终日排长队,就像他们不能理解传统上海人为什么总是固执地坚持一种口味。相比于自己家乡的小笼,时尚上海人更乐于吃常州某县级市的特产蟹粉大汤包,偌大的馆子里只做蟹粉汤包。碗口大的一个8块钱,皮子做得弹性十足,一大包汤沉甸甸得绝不滴漏,盛在一个高脚玻璃盘里,咬开一个小洞,拿根吸管进去吸,一股鲜美蟹汤就入口了,吸干后,包子里藏着的尽是蟹肉蟹黄。有时半夜肚子饿时,时尚上海人会因为想念这只在上海做不出的汤包而辗转反侧,才发现,吃也是一种甜蜜的沦陷。
对于小笼虽然不以为然,但时尚上海人对于生煎的看法却要友好很多。虽然在传统上海人的心目中,小笼的档次和品位是要高于生煎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