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11年第2期
编号:11986287
记忆中的上海新年食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11年第2期
     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最具民族特色、最有广泛影响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新年从农历腊月廿四送灶,到正月十五(正月半)看灯,持续近一月之久,其中以腊月三十(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年初一)为高潮。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环境形成了东西迥异、南北殊同的年俗文化。不过,中国人过年不外乎吃喝玩乐、吃字当头,除了吃还是吃,过年似乎就是“吃年”。吃是人们欢度新年的最好表达,也是年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上海是海纳百川、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移民构成,绝大多数市民其实是1843年上海开埠后来自祖国各地的移民及其子孙。资料显示,1949年上海解放时全市30个区共有人口520万(不包括1958年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的嘉定、上海、宝山、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10县)。在人口的籍贯构成中,外省籍人口高达84.9%,而本地籍人口仅占15.1%。尽管上海本地人所占比例很小,但其新年食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富有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

    上世纪50年代,我还很年幼。在我的记忆中,每年进入农历腊月,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食果品都要购置齐全,以备过年之需。不少人家开始舂(糯米)粉、晒(糯米)粉、发笋干、切笋干……有些人家还在屋檐下的竹竿上挂晒着自家腌制的风鸡、风鸭、咸鱼、咸肉之类的腊味。由于新年里可以吃许多只有过年才吃得到的食物,故而孩子们早已翘首以待,每天掐着指头计算离新年还剩下多少日子。

    年三十是过年年味最浓的一天。大人们从清早起就在灶间里忙得不可开交,备菜、烧菜、做圆子、下圆子、操持年夜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