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的粥与伤胃的泡饭
提到粥,就一定要说到清代美食家袁枚。他深谙烹粥之道,描述得极其精准到位:“见水而不见米,非粥也;见米而不见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粥是半流质饮食中的佼佼者, 因为粥最易烹制,最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制作成本最低,原料取材最广泛,因而粥的品种也最多,成为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食品,更是中老年人养生之佳品。
确实,粥在传统营养学与养生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代黄云鹄在其《粥谱》中写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对食粥养生大力推崇。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粥能延年益寿,还写过一首著名的《食粥诗》。苏东坡提倡晚餐进食白粥,认为能致新,利膈益胃。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叫“米油”,俗称粥油。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与参汤媲美。中医认为,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胃的作用,常喝粥油,可以达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
粥与饭不同,而粥与泡饭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为了说清其中道理,必须从淀粉的分子生物学说起。
其实,米面中的淀粉都是以淀粉粒形式存在的,淀粉分子并不是分散存在的,而是相互紧密地包裹在一起,外面还有膜。加水煮成饭之时,米粒吸水膨胀,饭粒变黏,但淀粉粒只是膨大,并没有解体。煮粥则必须使水米融洽,只有经过充分熬煮,淀粉粒才能彻底崩解。淀粉分子分解后进入水中,使水变黏,米粒与水融为一体,这才是粥。
喝粥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揉碎的工作,直接变成食糜后,与小肠内的淀粉酶充分作用,使其分解为葡萄糖,所以粥不需要嚼就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泡饭则不同,表面上看饭粒已全部变成半流质的状态,吃起来也很爽口,但是饭粒中的淀粉粒并没有崩解开,还需要牙齿将饭粒充分嚼烂,胃才能把它变成食糜。更糟糕的是,人们吃泡饭时与粥的感觉差不多。加之饭粒泡在水中相当滑爽,往往未经细嚼便吞进了胃里,大大加重了胃的负担。
所以,粥能养胃,泡饭却是伤胃的食品。
上海人最喜欢吃泡饭,因为泡饭最方便、快捷,也最节约(可利用隔夜剩饭)。但是当我们懂得了其中奥妙之后,恐怕新上海人是会革除吃泡饭的“陋习”吧!, http://www.100md.com(闻泉)
粥是半流质饮食中的佼佼者, 因为粥最易烹制,最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制作成本最低,原料取材最广泛,因而粥的品种也最多,成为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食品,更是中老年人养生之佳品。
确实,粥在传统营养学与养生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代黄云鹄在其《粥谱》中写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对食粥养生大力推崇。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粥能延年益寿,还写过一首著名的《食粥诗》。苏东坡提倡晚餐进食白粥,认为能致新,利膈益胃。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叫“米油”,俗称粥油。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与参汤媲美。中医认为,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胃的作用,常喝粥油,可以达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
粥与饭不同,而粥与泡饭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为了说清其中道理,必须从淀粉的分子生物学说起。
其实,米面中的淀粉都是以淀粉粒形式存在的,淀粉分子并不是分散存在的,而是相互紧密地包裹在一起,外面还有膜。加水煮成饭之时,米粒吸水膨胀,饭粒变黏,但淀粉粒只是膨大,并没有解体。煮粥则必须使水米融洽,只有经过充分熬煮,淀粉粒才能彻底崩解。淀粉分子分解后进入水中,使水变黏,米粒与水融为一体,这才是粥。
喝粥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揉碎的工作,直接变成食糜后,与小肠内的淀粉酶充分作用,使其分解为葡萄糖,所以粥不需要嚼就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泡饭则不同,表面上看饭粒已全部变成半流质的状态,吃起来也很爽口,但是饭粒中的淀粉粒并没有崩解开,还需要牙齿将饭粒充分嚼烂,胃才能把它变成食糜。更糟糕的是,人们吃泡饭时与粥的感觉差不多。加之饭粒泡在水中相当滑爽,往往未经细嚼便吞进了胃里,大大加重了胃的负担。
所以,粥能养胃,泡饭却是伤胃的食品。
上海人最喜欢吃泡饭,因为泡饭最方便、快捷,也最节约(可利用隔夜剩饭)。但是当我们懂得了其中奥妙之后,恐怕新上海人是会革除吃泡饭的“陋习”吧!, http://www.100md.com(闻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