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113
编号:13771653
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医学新知·综合版》 20113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07-01

    日常工作中,当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或与前一次检验结果超出病情变化时,我们通常会听到临床医师抱怨"化验不准确".其实从标本采集到检测,从结果发放到解释,临床试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误差,而这些误差主要来源为分析前阶段[1].随着医学科学尤其是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血液检测项目不断增加,血液标本的类别越分越细,血液标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使检验结果更好,更真实反映患者实际病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必须重视血液标本的采集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了解检验目的及要求,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

    1.根据所需提供何种信息来确定检验项目的选择:如对糖尿病患者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十分重要;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用末梢血及微机血糖仪进行床旁监测( POCT) 是既方便又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不用于确诊.

    2. 有效性主要应考虑该项检验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一定的限度,二者不可以同时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不同情况下,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如人群筛查时,应考虑敏感性较高的检验项目,以避免漏诊;为了确诊,则应选用特异性较高的试验,以避免误诊。

    3. 时效性强调及时性:特殊情况下应有补充措施。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可先用干化学法( POCT) 进行肌钙蛋白T 或I 检测,但同时应做定量测定.

    4. 经济性应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综合来考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