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和微小RNA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滋养层,胎盘,1长链非编码RNA与子痫前期,1lncRNA对滋养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2lncRNA对PE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3lncRNA对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2微小RNA与子痫
李 颖,王 健,顾秀峰,李玉明,胡金朋1.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140)
2.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研究部(天津 300162)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指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和蛋白尿,或新发高血压和器官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蛋白尿[1]。PE 发生率约为5%~8%,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2]。目前研究认为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下降导致子宫螺旋动脉重构异常,引起胎儿缺氧是造成PE 的主要原因,但是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治疗PE的重要方法仍是终止妊娠,但不适用于孕早期[3]。因此,深入探索PE 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不能转录成蛋白质但是仍可在各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基因,即非编码RNA。其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或促进mRNA 降解,在多种信号传导和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缺少开放阅读框且具有高度组织器官特异性的RNA,可参与染色体沉默、染色质修饰、转录干扰与激活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4]。已有研究表明lncRNA 和miRNA 对PE 的发生与发展均有潜在影响,为此本研究对lncRNA 和miRNA在PE 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长链非编码RNA与子痫前期
胎盘是胎儿-母体交换的屏障,在胎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随着转录组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阵列技术和RNA-Seq 技术在转录组分析中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lncRNA 被发现[5]。在PE 患者胎盘组织中存在多种lncRNA 的差异表达,并可以对滋养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免疫反应,以及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1.1 lncRNA对滋养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PE 是一种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受损导致的妊娠特异性疾病,与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有关。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 的异常表达与包括PE 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