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08年第17期
编号:11668720
丈夫与前妻仍来往怎么办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人人健康》 2008年第17期
丈夫与前妻仍来往怎么办等

     我的丈夫离过婚,前妻带走女儿,结婚一年来,他经常以看望女儿的借口去前妻家,曾经在那里过夜,为此我和他经常发生争执,心里很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女士

    你现在面临丈夫的“离婚后遗症”,因为你是初婚,没有体验过离婚者的情感变化和念子之心,所以你暂时还无法理解丈夫的“多情多义”和“一心二用”。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他们是多年夫妻。不管以何种理由离婚,即使当时恨得咬牙切齿,现在一旦分开,结束了“战斗”,消除了仇恨,双方均有可能“怀念旧情”而互相原谅。再加上还有孩子在中间做桥梁,这样的藕断丝连不可避免地又要使再婚家庭生出许多感情纠葛。

    你作为未婚者与离婚者结婚,当初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大度,要宽容和理解,要理解丈夫把你和前妻做比较。夫妻不成,友情还在。丈夫与前妻因子女问题有一些来往也是一种正常情况,只要他没有做出对你不忠的事情,就要豁达一些。或者你也可以帮他一起照顾前妻和子女,这样让他对你很感激,他也会明白你的包容和爱,会自动地与前妻保持一些距离。

    你要自信地接受历史,面对现实,努力维护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帮助丈夫克服“离婚后遗症”,让他感觉到你比前妻可爱。只有这样,你们的婚姻才能真正幸福。

    批评孩子也需要艺术

    我的孩子很敏感,对孩子的过失和缺点,我恐怕批评会对其自尊心造成伤害,请问哪种批评方式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呢?

    ——朱女士

    不恰当的批评对孩子的心理影响的确很大。家长到底应选择怎样的批评方式最恰当?哪种批评方式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呢?

    采用收缩和安抚的方式 表扬方式应采用扩张技巧,家长应当尽量将孩子好的行为、认知由点到面扩张开去;而批评则需要采用收缩方式,家长应尽量避免从针对一件事情的批评扩张到一类事情的批评,更不能由事情而扩张到对孩子本身人格的批评。

    儿童极其敏感,并且容易受暗示,即便是善意的批评都会对其自尊心及自我认可产生冲击和伤害,他们在批评发生之前其实已经有了预感,并且知晓父母对自己有所期待,他们对于批评可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产生了恐惧,怕失去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此,家长的批评里应包含一定的安抚作用。

    不能冤枉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受到冤枉。孩子真诚地对待每一件事,如果一旦受到最亲近的人的怀疑与冤枉,会感到十分委屈,这一事件引发的心灵阴影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心理的正常成长。因此,家长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避免与结果直接挂钩 绝大多数家长批评孩子,是因为家长看到了孩子将事情的结果搞得很糟糕,家长一定要避免与结果挂钩的批评。比如,在孩子家中踢足球,把玻璃踢碎了,应该这样说:“你看看,玻璃碎了吧?怎么会这样?”“我知道不应该在家里踢球的。”“以后怎么做呢?”“我以后再也不在家里踢球了……”

    家长在与孩子的一对一答中,十分平和地引导孩子将自己犯的错误阐述出来,在潜移默化的引导语言中将规则明确化、清晰化,令孩子感到十分舒服。

    避免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避免与别的孩子做比较,这一点十分重要。

    有的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事事以别人为标准,实际上是没有标准,家长是不能始终如一地按同一标准批评孩子的。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使用的规则也会不一样,更何况是家庭中其他成员。孩子对公平性要求很强,他们喜欢他人对待自己时,能使用对待他人一样的方式。

    怎样才能正视“老”

    我工作了35年,今年刚退休,总觉得自己有能力,还能工作,身体挺好的,也还想大干一番……这些想法给我带来不少烦恼,我该怎么办呢?——王先生

    有这样一个老人,从总工之位退下后,不甘寂寞,凭着他的才学和经验,另起炉灶,办起了一家企业。他身兼生产、采购、销售数职,晚年之后,竟能在电脑上制作工艺流程,令年轻人感叹不已。正当他踌躇满志、再展宏图之时,竟在一天的凌晨因心梗而猝死。

    人老了,身体机能减退是一种自然规律。服老是一种清醒,如果一个年逾六旬的老者,还像青年人那样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透支生命,便是一种缺少自知之明的“失度”。

    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丢了,那么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说得好:“不要怕被人遗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还要插手管事;不要怕失去讲话的机会,产生令人厌恶的指导癖;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必然的真理……”。

    老年人应保持一颗平和、淡泊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超然物外的秋光晚霞之眸,淡看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远离凡尘中的牵累,才能真正拥有老年人最宝贵的生命养料——宁静。

    1983年,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在奔波生意的途中患病了,他意识到上帝在为他的健康敲了警钟。出院后,他断然放下了日进斗金的石油生意,卖掉了自己的公司,远离“终生只恨聚无多”的生意场,住到英格兰的一间乡下别墅里去了。

    老年人最可贵的健康保障就是平静的心境。拥有了平静的心境,才能面对现实生活中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相百态而神凝气静,才能做到不虚妄,无奢心,和平其志。

    请老年朋友们,正视“老”字吧,“老”的下半部分弯曲乏力,需要坐思,需要休憩。唯宁静致远,淡看世态,才是老年人拥有健康、幸福的秘方。

    “空巢老人”怎样摆脱孤独感

    一项调查发现,40%的老年人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如果身体再不好,更易对自身的生存价值表示怀疑,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老年人的这种心态,称之为“老年空巢孤独症”。

    面对空巢孤独感的老年朋友,怎样进行心理自救呢?

    认知疗法。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是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

    行为疗法。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向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婚姻疗法。少年夫妻老来伴。孩子离巢,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以此去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

    生活疗法。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老人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条件许可时,老人也可以在子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

    此外,可以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