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1)
【摘要】抑郁症自杀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功能、神经影像学及生物学标记物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归纳性总结。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认知功能;影像学;生物学标记物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为特征的心境障碍,因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及低就诊率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而抑郁症自杀行为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杀手”。据统计,我国抑郁症自杀占患病人数的10%~15%[1]。但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从认知功能特征、神经影像学特征及生物学标记物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归纳性介绍。
1.抑郁症自杀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王飞[2]等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抑郁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损害越明显。林冬梅[3]在研究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认知功能时发现:伴有自杀行为的患者抑郁程度更为严重,且此类患者的智商数、持续错误数、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明显低于无自杀行为者。上述结果表明抑郁症伴自杀行为的患者,抑郁程度更为严重,认知功能也损害明显,目前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所以,测定认知功能对抑郁症自杀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抑郁症就诊率较低,所以应全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民众意识,早发现,早诊断,最大程度地规避抑郁症自杀行为。
2.抑郁症自杀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特征
目前很多国内外研究开始关注抑郁症自杀患者的生理基础,即了解此类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特征,所以颅脑MRI及颅脑功能MRI(f MRI)成为近年来精神科最常用的影像技术。
研究[4-6]发现:抑郁症自杀患者脑皮质体积减少,以右侧眶额叶、背外侧前额叶、岛叶和颞上回基底节常见;灰质体积减少,多见于尾状核和苍白球;丘脑和右侧杏仁核的体积增加。而脑白质高信号(尤其是脑室周围),双侧额下叶白质纤维束的体积增加与自杀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f MRI研究发现抑郁症自杀患者常出现相应的脑组织神经反应活动的改变,其中常见前扣带和脑岛后部的功能连接下降,而纹状体和运动感觉网络的功能连接增加,双侧眶额叶、右侧腹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及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区域神经反应活动改变[7,8]。
神经影像学研究证明抑郁症自杀患者的脑结构及功能有明显特征性,但是尚未有研究表明脑结构及功能改变是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结果还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这一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3.抑郁症自杀患者的生物学标记物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生物学标记物,它由德国生物学家Brade等人于1982年发现并提纯,是一种碱性二聚体多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不仅可以营养神经、防止神经元死亡[9],还能促进多种神经元进行定向增值与分化[10]。虽然脑组织中BDNF很难检测,但Karege[11]利用放射免疫法及RT-PCR技术证实大鼠外周血BDNF水平与脑组织内水平相平行,故现阶段研究以外周组织中BDNF水平间接反映其中枢水平。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BDNF水平。Piccinni[12]将未曾服药的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抗抑郁症治疗后外周血BDNF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但经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临床改善程度与BDNF变化水平相关。梁炜[13]等研究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综上,BDNF水平越低,患者抑郁症程度更为严重,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因此BDNF可作为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量化标准。
4.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抑郁症自杀的相关研究已从认知功能、影像学特征等宏观水平进展至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可为其自杀风险的评估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但因抑郁症伴发自杀行为受遗传、环境及个人情緒控制等多因素影响,所以目前可强化基因多样性及表达等方向的研究,再由微观至宏观的方向寻找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病因,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从而降低抑郁症自杀的发生率,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姜能志,王艳郁与孙宏伟,抑郁症伴发自杀的相关研究进展.精神医学杂志, 2012(06):第478-480页
[2]王飞,熊震.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36):135-136
[3].林冬梅等,伴与不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究.当代医学, 2017. 23(13):第27-28页
[4]Van Heeringen C, Bijttebier S, Godfrin K. Suicidal brains: a review of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brain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ur[J].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1, 35(3): 688-698
[5]van Heeringen K, Mann J J. The neurobiology of suicide [J]. The Lancet Psychiatry,2014, 1(1): 63-72
[6]Desmyter S, Bijttebier S, van Heeringen K. The role of neuroimaging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icidal brain [J]. 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Drug Targets(Formerly Current Drug Targets-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2013, 12(7):921-929, 百拇医药(姚艳)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认知功能;影像学;生物学标记物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为特征的心境障碍,因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及低就诊率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而抑郁症自杀行为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杀手”。据统计,我国抑郁症自杀占患病人数的10%~15%[1]。但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从认知功能特征、神经影像学特征及生物学标记物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归纳性介绍。
1.抑郁症自杀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王飞[2]等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抑郁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损害越明显。林冬梅[3]在研究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认知功能时发现:伴有自杀行为的患者抑郁程度更为严重,且此类患者的智商数、持续错误数、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明显低于无自杀行为者。上述结果表明抑郁症伴自杀行为的患者,抑郁程度更为严重,认知功能也损害明显,目前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所以,测定认知功能对抑郁症自杀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抑郁症就诊率较低,所以应全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民众意识,早发现,早诊断,最大程度地规避抑郁症自杀行为。
2.抑郁症自杀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特征
目前很多国内外研究开始关注抑郁症自杀患者的生理基础,即了解此类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特征,所以颅脑MRI及颅脑功能MRI(f MRI)成为近年来精神科最常用的影像技术。
研究[4-6]发现:抑郁症自杀患者脑皮质体积减少,以右侧眶额叶、背外侧前额叶、岛叶和颞上回基底节常见;灰质体积减少,多见于尾状核和苍白球;丘脑和右侧杏仁核的体积增加。而脑白质高信号(尤其是脑室周围),双侧额下叶白质纤维束的体积增加与自杀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f MRI研究发现抑郁症自杀患者常出现相应的脑组织神经反应活动的改变,其中常见前扣带和脑岛后部的功能连接下降,而纹状体和运动感觉网络的功能连接增加,双侧眶额叶、右侧腹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及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区域神经反应活动改变[7,8]。
神经影像学研究证明抑郁症自杀患者的脑结构及功能有明显特征性,但是尚未有研究表明脑结构及功能改变是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结果还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这一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3.抑郁症自杀患者的生物学标记物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生物学标记物,它由德国生物学家Brade等人于1982年发现并提纯,是一种碱性二聚体多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不仅可以营养神经、防止神经元死亡[9],还能促进多种神经元进行定向增值与分化[10]。虽然脑组织中BDNF很难检测,但Karege[11]利用放射免疫法及RT-PCR技术证实大鼠外周血BDNF水平与脑组织内水平相平行,故现阶段研究以外周组织中BDNF水平间接反映其中枢水平。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BDNF水平。Piccinni[12]将未曾服药的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抗抑郁症治疗后外周血BDNF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但经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临床改善程度与BDNF变化水平相关。梁炜[13]等研究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综上,BDNF水平越低,患者抑郁症程度更为严重,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因此BDNF可作为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量化标准。
4.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抑郁症自杀的相关研究已从认知功能、影像学特征等宏观水平进展至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可为其自杀风险的评估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但因抑郁症伴发自杀行为受遗传、环境及个人情緒控制等多因素影响,所以目前可强化基因多样性及表达等方向的研究,再由微观至宏观的方向寻找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病因,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从而降低抑郁症自杀的发生率,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姜能志,王艳郁与孙宏伟,抑郁症伴发自杀的相关研究进展.精神医学杂志, 2012(06):第478-480页
[2]王飞,熊震.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36):135-136
[3].林冬梅等,伴与不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究.当代医学, 2017. 23(13):第27-28页
[4]Van Heeringen C, Bijttebier S, Godfrin K. Suicidal brains: a review of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brain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ur[J].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1, 35(3): 688-698
[5]van Heeringen K, Mann J J. The neurobiology of suicide [J]. The Lancet Psychiatry,2014, 1(1): 63-72
[6]Desmyter S, Bijttebier S, van Heeringen K. The role of neuroimaging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icidal brain [J]. 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Drug Targets(Formerly Current Drug Targets-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2013, 12(7):921-929, 百拇医药(姚艳)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