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众多恶性肿瘤中,肺癌的致死率非常高,根据相关调查发现,2013年美国肺癌患者死亡率高达69.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时代。现阶段,常用的ALK抑制剂主要有三代,代表药物分别为克唑替尼、Alectinib( CH5424802)和Lorla- tinib(PF06463922)。临床试验证明,克唑替尼在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了明显的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患者不能长期获益。因此,研发新型药物以便促进ALK抑制剂的疗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ALK融合基因及类型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在家族性和散发的神经母细胞瘤以及甲状腺癌细胞中存在突变的ALK基因点。2007年在肺癌中发现了EML4 - ALK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主要是由于ALK基因3’端的胞内酪氨酸激酶区与EML4基因5’端通过inv2(p21p23)方式发生了倒位融合。在EML4基因5.端存在数个剪切部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