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使用规律探讨
少阳病,阳明病,伤寒,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摘 要】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本文结合柴胡在治疗伤寒在少阳阳明病中的症状病变来阐述柴胡的使用规律。【关键词】柴胡;少阳病;阳明病;伤寒;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107-02
柴胡,在《神农本草经》注:“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具有清热解表,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在《伤寒论》中,柴胡是治疗少阳病本证及兼变证的要药。而邪传阳明,有小柴胡治之;厥阴病中亦有柴胡证;阳微结、热入血室以及《金匮要略》中黄疸、产后的证治中亦有柴胡证[1]。柴胡,在中医药运用中,治疗范围广泛,绝非只用于一二病症当中。
柴胡最主要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少阳病当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 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黄芩三两,苦寒,除烦满;半夏半升,生姜三两,性味辛温,降逆止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