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20年第2期
编号:13429693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防治心得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5日 《人人健康》 2020年第2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非常常见的慢性病,在中医中属于“胃脘痛”、“心下痞”的范畴。西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各种病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胃黏膜慢性炎症,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则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综合临床数据分析,60%以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均存在HP感染的现象。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演变为萎缩性胃炎,更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它与胃癌之间存在的联系已得到了临床验证,所以面对该病症切不可大意。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門螺杆菌感染是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最常见的原因。这种细菌可以通过“产氨作用”分泌空泡毒素等有害物质,将会对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细胞毒素能让人体内的蛋白质出现强烈的炎症反应,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使患者出现胃粘膜出现炎症。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免疫系统也将对这类细菌失去“抵抗作用”。所以患者多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慢性胃炎,也有少部分患者会由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成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个别患者甚至有可能发展成胃癌。经临床研究表明,因幽门螺杆菌而引起的胃炎中有20%左右的患者会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此外,因受地域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