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你知道多少
溶血性,胆管炎,淤积,什么是黄疸,黄疸按病因分为四类,(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诊断与鉴别,治疗措施
门诊接诊了一位老年女性,陪诊家属说这几天看到老人面色及双手发黄,于是很担心。询问病史后得知老人没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病史,最近也没有感冒发热及输血史,亦没有服用消炎药、感冒药、中药等用药史,更没有饮酒等不良嗜好,就是喜欢吃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等。查肝功能正常,尿胆原及尿胆素也正常,腹部超声仅提示胆囊壁毛糙。因而考虑是由于吃了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致血液中胡萝卜素浓度过高,导致的皮肤发黄症状,也称之为假性黄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黄疸方面的知识。1.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出现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 微摩尔/升;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 微摩尔/升时,人眼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34.2微摩尔/升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个重要症状和体征,主要见于肝胆系疾病,亦可见某些急性传染病、代谢病、血液病、先天性疾病等。
2.黄疸按病因分为四类
(1)溶血性黄疸
凡是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引发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的代谢能力,致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超过正常水平,从而出现黄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