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646KB,3页)。
[摘 要]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感染裂开等,多发生于产后2周内,经临床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及时查明出血原因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 原因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90-03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h至产褥期内发生大量腹腔与阴道出血,以产后2~4周发病最多,也有迟至6~8周发病者。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年龄20~41岁,平均27.5岁。其中初产妇21例(40.4%),经产妇31例(59.6%)。既往有人工流产史29例(55.8%),其中2次以上17例,孕中期引产3例。阴道分娩37例(71.2%),剖宫产术15例(28.8%);出血发生于产后1周内者11例,1~2周者26例,2~3周者8例,3~4周者5例,4周以上者2例。出血量500ml者20例(38.5%),500~1000ml者24例(46.2%),1000~2000ml者6例(11.5%),2000ml以上者2例(3.8%)。伴重度贫血14例(26.9%),休克9例(17.3%)。
1.2 产后出血原因
本组病例入院后经临床观察、化验检查、B超检查、诊刮术,刮出物病检以及手术后切除标本病检后,证实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感染裂开等,见表1。
52例患者入院后均经抗感染、止血及子宫收缩剂治疗,其中5例子宫收缩不良者经药物治疗痊愈,38例行清宫术,6例行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行阴道伤口缝合术,2例行子宫切除术,全部治愈出院。
2 讨论
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1~3周内,王雪超等[2]报告234例中,产后3周内出血者204例(87.2%),本组产后3周内出血者45例(86.5%),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似,提示产后3周内应严密监测产妇阴道流血情况,对诊断晚期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李景真[3]报告剖宫产术后所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以术后3周以内者多见,占67.44%,术后6周以上占16.28%,认为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病时间与阴道分娩相比发生较晚,本组虽未观察到此情况,但应值得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及产褥感染,其中胎盘、胎膜残留21例<40.4%),居首位。文献报道,胎盘、胎膜残留而引起的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10天左右,这时残留的胎盘、胎膜组织发生变化、机化直至形成胎盘息肉,当胎盘息肉坏死脱落时,暴露基底部血管,从而引起大出血。此外,胎盘、胎膜残留绝大多数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有关。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第三产程,胎肩娩出即用宫缩剂,协助胎盘娩出,切忌暴力牵拉脐带或用钳子夹取胎盘。以免造成胎盘、胎膜残留。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胎膜不全,要及时取出,产后予定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免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本组12例是由于蜕膜残留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子宫蜕膜在正常情况下于产后1周内脱落,并随恶露排出,若蜕膜长时间大面积残留,可影响子宫收缩,继发子宫内膜炎,引起晚期产后出血。本组子宫复旧不良9例,与双胎妊娠、前置胎盘、多产妇、子宫内膜炎和产后尿潴留等有关。本组产褥感染7例,提示要注意产褥期护理,防止产褥感染,亦是预防和减少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除必要的抗感染、止血、抗休克治疗外,有以下几种紧急处理方法:(1)清官术:对阴道分娩有胎盘残留大量出血者,排除产道损伤后,在抗感染、抗休克的同时行清宫术;对于出血不多者可先抗感染、止血及宫缩剂应用3~5天后行清宫术。但对剖宫产术者应慎用。本组共施行清宫术38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37例均获治愈。(2)髂内动脉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妇产科大出血急救止血方法,在无法控制的严重盆腔出血时能迅速有效地止血。本组行此术6例,5例有效,1例无效。(3)经皮髂内动脉造影栓塞术:必须在有条件医院进行,该方法安全可靠,损伤小,止血迅速,通过造影可准确了解盆腔出血部位和出血情况,应用生物海绵或弹簧栓选择性地进行栓塞治疗,本组未施行此术式。(4)子宫切除术:一般仅应用于那些已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急性大量出血危及生命的情况。本组2例施行此术,其中1例为清官术无效,1例为髂内动脉结扎术无效者。
参考文献
[1] 杨剑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