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519KB,3页)。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包含中医辨证分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及血脂变化情况等。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含中医辨证分型)比较(P<0. 01)、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P<0. 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P<0. 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有明显改变,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P<0. 01)。结论 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确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冠心病 不稳定性 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11-03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临床综合征。该类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繁,病情较重。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明显影响,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故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很受临床重视。笔者自2007~2009年,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100例本院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8. 6岁;病程10个月~15年;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15例、心血瘀阻型20例、痰湿阻滞型9例、心肾阳虚型6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56. 7岁;病程1~12年;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18例;心血瘀阻型16例、痰湿阻滞型10例、心肾阳虚型6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辨证分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选用病例均排除了冠心病心肌梗塞、重度心律失常、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侯群、颈椎病所致的胸痛或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中医治疗。处方:人参10g、黄芪30g、丹参15g、赤芍15g、田三七粉5 g(冲服)、红花10g、瓜蒌12g、薤白12g、法夏10g、桂枝6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2.2 对照组
服用消心痛10mg,每日3次,阿斯匹林50mg,每日1次,用温开水送服。
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观察两个疗程;治疗组病例在治疗前4天及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对照组中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均继续服用降压或降糖药物,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若心绞痛发作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记录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服用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治疗前后及治疗中每周定期作心电图检查,定期检查两组病人的血、尿常规,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3 治疗结果
3.1 总体疗效
治疗组50例,显效18例(36%),其中气虚血瘀型6例、心血瘀阻型12例;有效27例(54%),其中气虚血瘀型9例、心血瘀阻型8例、痰湿阻滞型6例、心肾阳虚型3例;无效5例,痰湿阻滞型3例、心肾阳虚型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显效14例(28. 0% ),其中气虚血瘀型5例、心血瘀阻型5例、痰湿阻滞型2例、心肾阳虚型2例;有效20例(40. 0% ),其中气虚血瘀型6例、心血瘀阻型6例、痰湿阻滞型5例、心肾阳虚型3例;无效16例,其中气虚血瘀型5例、心血瘀阻型6例、痰湿阻滞型3例、心肾阳虚型1例;总有效率68. 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
3.2 心绞痛发作频率
治疗组治疗前每周发作9.05±1. 47次,治疗后每周发作3. 65±0. 82次;对照组治疗前每周发作9. 14±1. 52次,治疗后每周发作5. 27±1. 02次。经t检验,t=4. 6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
3.3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50例,显效14例(28%),有效21例(42%),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对照组50例,显效12例(24%),有效18例(36%),无效20例,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3.4 血脂疗效观察
治疗前检测出血脂异常患者70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经2个疗效的治疗,观察两组血脂变化,治疗组血脂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见附表)
4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以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特征 多因心阳气虚,痰瘀痹阻心脉所致使。故笔者采用中医治之,疗效明显。方中人参、黄芪、炙甘草大补心气,兼滋心阴,“心气不足,营气不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使心气旺则血运通畅,心络血通;丹参、赤芍、田三七、红花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为散瘀定痛活血通络之佳品;瓜蒌、薤白、半夏、桂枝同用具有辛散通脉,逐饮降逆,豁痰理气,温中通阳之功,利于开阔胸阳,痰湿温化;诸药合用集补气、活血、化痰、通脉于一体,药力专宏,使虚损得补,痰瘀得化,切合胸痹心痛之病机。 缓解临床症状或心绞痛的发作起着有益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方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