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2419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瘫儿100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马艳玲
第1页

    参见附件(1528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3~6岁脑瘫患儿82例,分为治疗组(综合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50例,对照组(家庭康复训练)50例。治疗组予PT、OT、按摩、针灸及家长参与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指导家长自行康复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的患侧上肢功能 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患侧上肢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侧下肢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瘫患儿在医院接受系统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再配合家长的康复训练,将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瘫 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73-02

    为使脑瘫患儿可以早日回归社会,笔者对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住院的脑瘫患儿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于本院诊断为脑瘫患儿100例,年龄3~ 6岁。共分为2组,治疗组为住院系统治疗及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共同完成50例;对照组为指导家庭自行康复训练50例。平均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两组病例的病情相似(P>0.05)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运动疗法􀀁采用以Bobath法为主,结合Rood法,肌肉控制能力训练[2]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包括:下肢牵拉,静态及动态的平衡能力训练;患侧股四头肌、腘绳肌渐进抗阻肌力训练;患侧足背伸肌群、躯干肌和臀大肌徒手力量训练;患侧下肢持重训练;下肢协调性训练;膝、踝关节控制训练等。每次1h,每日2次。

    2.2按摩􀀁上肢瘫痪可以取大椎、肩井、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取肾俞、命门、委中、承山、环跳、殷门、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 以拿、揉、按、捏、摇、扳手法,疏通经络、活利气血、调节阴阳、通利关节, 使筋脉、肌肉得其濡养,松弛局部肌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缓解肌张力目的。每次30min,每日1次。

    2.3针灸􀀁根据患儿情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上肢可选用肩井、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可选用环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等。每日1次。

    2.4􀀁理疗􀀁选用北京产NMT91多功能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采用偏瘫处方,物理参数为:治疗频率为0.5~5000Hz中低频,治疗波形为方波、正弦波、指数波、梯形波、三角波等。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

    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折。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4结果

    本组病例经治疗4个月后, 两组脑瘫患儿的治疗结果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患侧上肢的功能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

    经Ridit分析,疗效的优劣顺序为治疗组、对照组。经R的显著性检验,R= 2.57,P<0.05,差异有显著性。

    为了探讨两组治疗后患侧下肢的疗效,笔者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坐位伴有联带运动活动的膝关节屈曲>90&和踝背屈进行了3级评分,见表3。

    经Ridit分析,治疗后疗效的优劣顺序为治疗组、对照组。经R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

    5讨论

    本文中对照组为家庭自主康复训练,经过4个月治疗后,患儿患侧上肢的功能评分虽有提高,但差异并无显著性(t=1.11,P>0.05)。这可能与家长的个人文化素质、家庭环境等影响有关。而治疗组患儿上肢的功能评分提高得非常显著(t=3.9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较,患儿上、下肢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由此可以看出,住院采用系统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家庭自主康复训练。因此,笔者主张,现阶段脑瘫患儿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综合治疗为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