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38720
三联疗法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1年第9期
     摘要:目的 探讨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120例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蒲地兰、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静点痰热清三联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静点利巴韦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症状全部消失时间上均较对照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蒲地兰、利巴韦林气雾剂、痰热清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双黄连、利巴韦林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可作为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首选疗法。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 痰热清 利巴韦林 蒲地兰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32-02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病系柯萨奇 A组病毒所致,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可散发或流行,夏秋季多发,好发于6月~6岁的儿童,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治疗上以抗病毒、补液对症治疗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门诊就诊疱疹性咽峡炎1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门诊观察的5月~7岁的按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确诊的疱疹性咽峡炎门诊患儿120例,120例患儿均有发热及咽峡部疱疹,体温37.4~40.5℃不等,入选病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及症状体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1),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口服蒲地兰、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首日第每3小时喷1次,睡眠前加1次,睡眠时停用。第2日开始每6小时喷1次,每次2揿,用3~5天)。静点痰热清注射液0.5~0.6ml(kg•d),最大不超过10ml,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蒲地兰消炎口服液5~10ml/次,一日3次。白细胞过高者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方法同前),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疗程3~5天。两组均给予多种维生素口服,如果体温超过38.5℃,物理降温无效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

    2 疗效评定

    以用药后体温下降时间、咽部疱疹消失时间及症状全部消失时间为客观指标。显效:体温正常,不反复,症状消失、疱疹消失。有效:体温正常,不反复,症状好转,疱疹大部分消失;无效:体温不降或升高,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3 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更好(d,x±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热退时间进食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总病程

    治疗组

    对照组

    t

    p2.0±1.1

    2.4±1.2

    2.12

    P<0.012.0±0.9

    2.5±1.3

    2.20

    P<0.012.5±1.3

    3.5±1.3

    2.37

    P<0.014.3±1.6

    5.1±1.8

    2.80

    P<0.01

    3.2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

    对照组60

    6038(63.0)

    27(43.0)20(33.0)

    28(47.0)2(3.0)

    5(8.3)97.0

    92.0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别(x2= 7.62,P<0.01)

    3.3 毒副作用

    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经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后,均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

    4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儿童普遍易感,幼儿园孩子之间接触密切通过呼吸道传播更易引起交叉感染。根据患儿发热、流涎、咽痛、拒食及咽峡部疱疹,诊断不难,目前本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既往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加抗病毒疗法,但疗效差,且有导致菌群失调而加重病情的可能。我院近年应用痰热清、蒲地兰、利巴韦林喷雾剂辅以多种维生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痰热清注射剂是属于一种新开发的中药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5位主药组成。其中金银花、连翘清宣疏散,黄芩、山羊角、熊胆清解里热。现代研究证实,黄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1],其供试液大剂量组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也可显著降低小鼠肺炎病毒所致小鼠肺指数增高,并可降低小鼠死亡率;山羊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的酸水解物,具有显著的清热、镇静和免疫作用[2];连翘含咖啡酰糖苷类成分连翘酯苷,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体外实验表明,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3];熊胆具有解热、抗炎、抗惊厥、镇咳、祛痰、平喘等药理作用;金银花所含绿原酸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4]。所以,痰热清具有解热、抗病毒、抑制细菌的作用。利巴韦林口服或静脉给药后,药物主要集中于红细胞内,半衰期长达40d,而达到呼吸道表面浓度很低,且全身用药对血液及肝功能有不良影响。而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则70%的药物直接分布在呼吸道表面,直接达口咽、鼻咽等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抑制和杀灭病毒疗效更佳。雾化吸入药物半衰期短,仅为2h,且用量小,明显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用前将气雾剂摇匀,用后不应立即饮水或进食,尽可能延长药物在咽峡部的停留时间。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蒲地兰、紫花地丁、板蓝根及黄芩。蒲地兰、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效缓解咽喉肿痛,且可泄热通便,对发热起辅助降温作用;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黄芩清热燥湿祛痰。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机溃疡愈合,故三联用药疗效更佳。

    本文结果显示,痰热清、蒲地兰、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应用于疱疹性咽峡炎,能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疗程,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571.

    [2]文以新.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型上感疗效显著[N].jiankang报,200,09,19(6).

    [3]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024.

    [4]黄泰康. changyongzhong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278., 百拇医药(刘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