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138652
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间质性肺炎1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侯小花
第1页

    参见附件(1669KB,2页)。

     中图分类号:R7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43-0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以“阵发性咳嗽1月,伴胸闷10天”为主诉于2008年12月26日入院,咳较多白色泡沫样黏痰,在当地口服“咳特灵,甘草片”,输用“头孢哌酮针,穿琥宁针,氨茶碱针”治疗10天,无效,来诊。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有减轻,具体不详。既往2008年3月因“腹痛”在中站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探查术”,最后诊断:“急性腹膜炎”,并于住院期间查胸部CT发现“肺炎”,无临床症状,抗感染治疗,于2008年6月10日在市人民医院复查胸部CT(见第1组图)见“肺间质性炎症”,仍无临床症状,但肺炎面积增大,无“糖尿病”史。

    2 结果

    2.1 入院查体

    T36.5℃,P70次/分,R19次/分,Bp115/78 mmHg,营养差,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散在较多的Velcro音,余查体未发现异常。

    2.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入院胸部CT(见第2组图):两肺间质性肺炎,左肺为著,与2008年6月10 日片对比病变加重。

    2.3 纤支镜

    气管通畅,隆突锐利,左、右主支气管及所属各叶段支气管黏膜正常。官腔通畅,见较多白色泡沫样分泌物涌出,以左下叶背段及左下叶基底段为多。纤支镜灌洗液李凡他氏试验(-),灌洗液细胞学未查见癌细胞。

    2.4 血气分析

    氧分压:54mmHg,二氧化碳分压:25mmHg。血常规:WBC:10.5×109 /L,中性粒细胞: 8.1×109 /L。ANA(-),抗nRNP∕sm、抗sm、抗ssA、抗ssB、抗sCL-70、 抗J0-1均阴性。类风湿因子正常。超敏C反应蛋白9.76mg/L(0~3mg/L)。血沉:9mm/h。HIV-Ab(-)。

    2.5 肝功能

    AST 48u/L,ALT 47u/L (0~40u/L) ,总蛋白 49.36 g/L,白蛋白31.4g/L。肾功能正常。CEA:14.42ng/ml(<15ng/ml),TSGF:33.8u/ml,CA125 :38.14u/ml (<35u/ml),痰细胞学未查见癌细胞,痰涂片染色未查到抗酸杆菌。

    2.6 初步诊断

    “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2.7 治疗经过

    予阿奇霉素针0.5 qd+美洛西林针2.0 q12h抗感染治疗6天,后予头孢吡吡汚针1.0 q12h 治疗1周。复查血常规:WBC5.4×109 /L ,中性粒细胞:4.3×109 /L,但胸闷 、咳嗽、咳痰未减轻,予CT介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报:见腺癌细胞,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3 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肺腺癌的一个亚型,占所有肺癌的2﹪~11﹪,近年比率有增高趋势,多发于老年人,据病理可分为非黏液型、黏液型和混合型,非黏液型起源于Ⅱ型肺泡细胞或支气管clara细胞,黏液型起源于杯状细胞,细支气管肺泡癌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壁生长,不侵犯肺泡间质,可沿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临床上分为:孤立型、实变型、弥漫型,早期可无症状,也可有咳嗽、咳痰、进行性胸闷气促、消瘦等,较多黏痰是较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每日痰量可达100ml之多,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可分为:局限型结节或磨玻璃影,多灶或弥漫性病变两类型,特征性表现有:蜂房征、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征、血管造影征、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影等,由于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图像,临床误诊率可高达67.3﹪~77.8﹪,特别是早期常常误诊,需与肺炎、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出血、肺蛋白沉着症、矽肺、肺栓塞、转移瘤等鉴别。肺炎有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听诊有湿啰音,辅助检查白细胞高,痰或血培养阳性,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CT可明显吸收甚至完全吸收;肺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痰涂片抗酸染色可查见结核杆菌,PPD试验强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6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