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67127
中医养生谈(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张金生
第1页

    参见附件(4880KB,5页)。

     2.1.2 五果为助:五果指树果等,如苹果、杏、梨、桃、橘子、木瓜,各种果树结的多种水果,也泛指地果:如瓜类、菠萝同时包括许多干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简称干果类。水果含有大量水分和果糖,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是帮助人体消化、运化的重要辅料,水果有阴阳之分。阳虚体质的人少食阴性水果,如梨、葡萄、瓜类,阴虚体质的人少食阳性水果,如杏、荔枝、干果类。患有某些特殊疾病的人,如消渴症患者,不应大量食用甜度大的阴性果类。吃水果一定要分时间,餐前一小时为好,因为水果消化的地方在十二指肠,并且消化得快,进食后四十分钟就能消化分解,而其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食物消化得慢,要2—4个小时,餐后吃水果,无助,无益。

    2.1.3 五畜为益:五畜泛指牛、羊、马、猪、禽类动物类食物,也包括鱼、虾、贝类水产品食物,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重要的营养食物,对人的健康十分必要,且大有裨益,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就对食物的选择来说,人是杂食动物,既吃植物食物,又吃动物食物,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及宗教背景不同,对动物食物的选择也不同。值得指出的是华人血统的人的盲肠由于比欧洲人的盲肠短7厘米,因此,华人更是以素食为主的民族,提倡根据各个人的不同体质和营养状况、膳补时间各取所需,选择补充某些适应的动物食品是可取和有益的。五畜动物食品在体内将转化成酸性物质,过食是对弱碱性体质的破坏,且极易产生湿热痰病。多食反而无益,并且,有些动物食物偏热如羊肉、牛肉、偏寒如鸭、鱼类水产品,理应因人、因时而异。

    2.1.4 五菜为充:五菜泛指叶类蔬菜,如菠菜、油菜、白菜、卷心菜等;根茎类蔬菜,如莴苣、萝卜、芥蓝、马铃薯、山药;果实类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蔬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体内运化合成,气血、津液等不能缺少的营养,这类食物是体内碱性物质的补充,能中和因五畜食物而产生的酸性物质。因此,适量食用蔬菜、水果、作为补充,对人体健康十分必要和有益。但和其他食物一样,要适时食用不同季节时令蔬菜,冬吃萝卜夏吃姜,少食或不食反季节蔬菜。要根据个人体制需要,选择适合补充个人营养的蔬菜,根据蔬菜的性质,对应阴阳体质需求食用十分必要。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可食用韭菜、大葱、蒜苗之类;阴虚体质的人可食用瓜类、冬瓜、油菜,体虚人可多吃萝卜、姜、葱、蒜,这是地里长出来的抗菌素,对清除体内毒邪十分有益。

    2.1.5 五味为补:五味指酸、甜、苦、辛、咸,另外还有淡味、涩味,一般将淡附子甘味,将涩味附于咸味。中医认为五味是食物的重要补充剂,药、食同具有四气五味归经的特性,对人体相关的五脏器官功能的运化起着重要作用:味酸养肝、味甜养脾、味苦养心、味辛养肺、味咸养肾。其调养量虽小,作用却甚大。

    但是五味,只能起调解、调和作用,如果在进食调味中,或个人偏好时进食,“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则必生其弊,过量,过度进食五味,造成相应器官变损,功能变害,并且亦不能多味重选,务必使其遵循相生相克之道,避免造成运化紊乱。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通血脉等作用,多用于外感表证、气血运行不畅或风寒湿邪证等,如风寒感冒等,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薯等食物,以宣散外寒,对寒凝气滞的胃痛,腹痛,痛经,宜吃辣椒、茴香、砂仁等以行气散寒止痛,风寒湿痹者,宜饮白酒、药酒、以辛散风寒温通血脉。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尿频遗精等症,如乌梅酸固涩,以涩肠止泻。酸味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但过食酸物,又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如肝属木,五味中为酸,脾胃属土在五味中为甘(甜),酸甜可口,很多人爱吃,但只能适量而止,过量伤肝,又伤脾胃。

    2.1.6 五色为配:中医认为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食物的颜色搭配是养身之道的内容之一,无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也就是说五谷;五果、五畜、五蔬都应该进行五色的搭配,然后进入每餐之中。比如因肝属木主青色,绿豆、叶绿色素多的水果,青苹果、绿葡萄、青梅等,蔬菜:油菜、菠菜、韭菜、芹菜、海带等对于肝胆的解毒排毒大有裨益。因心属火主赤色,赤即红色的食物,瘦肉、动物血制品、赤小豆、红高粱、红心薯类、红糖、西红柿、红大椒、红萝卜、草莓、苹果、山楂等水果,对心脏养血极有帮助。因脾属土主黄色,黄色食物种类很多,如小米、玉米、黄豆及豆制品,胡萝卜、马铃薯、杏等干果,木瓜、芒果、柑橘类,香蕉等水果对养护脾胃是最佳食物。因肺属金主白色,白色食物如稻米、小麦、燕麦、薯类、淀粉等,再如禽类肉及肉制品,鱼、虾、贝类都是上佳的白色食品,又如,银耳、莲藕、莲子、茭白、白萝卜,对肺的养护有益处。因肾属水主黑色,黑色食物如紫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紫桑葚、樱桃、海藻、茄子等黑色食物对养护肾和肾主骨生髓、主水的机能发挥十分有利。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讲究主副搭配,荤素搭配的同时,还主张食物种类、属性、功能及颜色配伍,主张色、香、味、形俱佳,自己观,口感,品味,心情愉悦的进补。

    饮食有节:除了告知饮食应该有所节制的原理和有节的原则,饮食的配伍方法,进而达到饮食养生保健的目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的药王孙思邈就指出:“食之偏性,即为药。”他更主张:“医者需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果,然后命药。”

    他把食疗养生,发挥到极致,只要遵循饮食有节的原则,就能避免和消除因为每日三餐的饮食不科学而带来各种疾病,尤其是代谢综合征的危害。这是具有十分重大指导意义的理念。

    把因为吃而引发的疾病,还可以通过食疗、药膳而把很多疾病吃回去,恢复健康。

    2.2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在人的生活中,起居即活动劳作与睡眠休息,遵守四时,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则生,违背这个规律便导致死亡。顺应了这个规律便会太平,违背了它便会产生混乱。如若与四时阴阳变化背道而驰,便会使机体与自然相割据,使人体与自然相对立,必然百病丛生。

    中医养生认为,人的体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既不能限制体能的发挥,也不能使体能透支,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是涵养精气,养生保健的根本,《灵柩》中明确指出: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劳则气耗,久劳所病。所谓劳作过度,就是指活动,运动,劳动,劳累过度而超过体能,因体力透支,体虚力竭,直接伤害了身体,造成滋生百病的机会和基础,“不妄作劳,形劳不倦,气从以顺”,因而要求任何劳作,应为适度,量力而行,不应强努其力。《素问》指出:“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消,悲则气消,百病生于气。”《灵柩》又明确指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攻。”指出了气虚能导致百病的发生,而导致体虚的原因是操劳过度,体能透支,过多地消耗了正气,正气不存,邪气必然入侵而步随后尘,百病因邪气致而随之而来。强调人的正气旺盛,阴阳平衡,就能避免邪气侵入,风、寒、暑、燥、湿、热不能进入体内,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劳逸结合,扶正祛邪。

    因此,“起居有常”是从维护体内正气,不使体力透支,不使正气发散,维持阴阳平透,进而通过劳逸结合保持着最佳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880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