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治疗出血性脑卒中86例体会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索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择患者无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为行小骨窗开颅术的患者;对照组63例,为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具有迅速缓解颅内压,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且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术;大骨瓣开颅术;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09-03
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随着CT在临床诊治中的广泛应用,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不断发展为以手术疗法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以大骨瓣开颅术为主,通过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彻底清除血肿,但往往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等缺点[1]。近年来,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出血性脑卒,有效解决大骨瓣开颅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上发现了很多优点。现结合我院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4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病史采集、查体及CT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出血性脑卒中,排除脑动脉瘤病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男52例,女性34例,年龄,42~68岁,平均(49.8±7.4)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44例,丘脑出血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平均为(40.2±1.4)分。对照组63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3~67岁,平均(50.1±6.9)岁;血肿部位:基底节区出血31例,丘脑出血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平均为(39.8±1.3)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肿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治疗组均行小骨窗开颅术,根据CT或MRI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脑部血肿的位置。患者在局麻或局麻加强化下,行纵向头皮直切口,长度约5cm,尽量避开患者头部功能区以及外侧裂大血管区。应用小乳突撑开器显露颅骨,颅骨电钻钻孔,骨蜡止血后十字剪开硬脑膜,选择无血管处双极电凝软脑膜,取脑穿针试抽吸确定出血灶。用脑压板分离脑组织直达血肿腔。吸引器吸除凝血块,直视下双极电凝出血点。对已破入脑室的血肿,可在凝血块清除及有效止血后经原创腔置入内径3mm硅胶管,深入脑室1.5~2.0cm,外端另戳一口引出,缝线固定妥当[2]。血肿清理干净结束手术时硬脑膜缝合二针,以防止头皮下渗血进入硬脑膜下。置入脑室引流管外接无菌引流袋,待血性脑脊液无明显外流后,复查CT如脑室无积血则拔除之,如尚积存残留血液,则在无菌操作下,注入尿激酶1万U+生理盐水5ml,夹管2h后开放。之后视情况每日重复应用1~2次,直至血肿完全吸收或引流出。脑室引流管应妥善护理,定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拔除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1.2.2对照组均行大骨瓣开颅术,术者根据CT显现的OM基线,在血肿距离颅骨最近处选择皮层下血肿骨窗,基底节区血肿靠前者作外侧裂入颅,偏后者及中间者作颞部入路,经颞中回进入血肿腔[3]。手术时作约12~15cm的弧形切口,骨瓣直径约为8~10cm,铣刀去除骨瓣,放射状剪开硬膜。彻底止血,术后常规置引流管。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恢复情况,同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1.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4]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I级:患者脑部出血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Ⅱ级:患者脑部血肿切除效果理想,生活基本自理,但部分行为需要人为照顾;Ⅲ级: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Ⅳ级: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患者为植物生存状态;V级:手术失败,患者在术中或术后死亡。总有效率= (I级例数+Ⅱ级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应用PEMS3.1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I级58例,Ⅱ级20例,Ⅲ级7例,Ⅳ级1例,V级0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术后I级34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2例,V级0例,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70,P<0.05)。治疗组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神经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分)住院时间(d)
术前术后改善
治疗组865.1±1.740.2±1.411.4±2.327.9±1.810.6±3.2
对照组637.8±3.339.8±1.318.7±2.620.6±2.414.8±2.1
t值5.94221.775218.107420.31689.6591
P<0.05>0.05<0.01<0.01<0.01
3讨论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为由于脑组织局部出血后形成血肿,进而造成局部神经细胞损伤,脑组织软化、受压、坏死,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增大。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及早清除脑内血肿,挽救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功能,进而达到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效果。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迅速、彻底地清除颅内血肿,解除占位效应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也是达到较为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CT的普及,本病的诊断相对简化,而且对出血部位也能做到准确定位和定量,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近年来,小骨窗开颅手术在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实效性。与以往的大骨瓣开颅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手术同样具有视野开阔、止血彻底、操作简便等特点,另外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小、无需在全麻下进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