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43027
平抑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7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 2012年第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平抑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平抑汤结合兰索拉唑胶囊,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胶囊,连续服药8周后,分别在8周、半年、1年后,应用PDQ评分及内镜评价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较低。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33-03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吐酸、嗳气、反流、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疼痛等,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国内鲜少报道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的问题。现将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6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平抑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5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2例对照观察,并随访患者一年。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67例病例为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0.29±10.706)岁,胃镜反流性食管炎分级:A级10例,B级16例,C级6例,D级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9.97±10.237)岁,胃镜反流性食管炎分级:A级9例,B级12例,C级7例,D级4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胃镜诊断及分级标准按照洛杉矶分级法[2-3]。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标准拟定。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脑、肺、肾及肝脏疾病;②有胃、食管和十二指肠手术史者;③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女性;④正在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⑤有活动性溃疡、肿瘤及贲门失弛缓症;⑥本试验4周内服用过其他抑酸药物及胃肠动力药物者。
, 百拇医药
    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平抑汤(自拟方名),基本处方:吴茱萸3g,黄连18g,柴胡12g,枳实12g,浙贝母12g,海螵蛸12g,炒白芍12g,旋覆花6g(包),生姜3片,炙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西药兰索拉唑胶囊15mg 2次/d,空腹服用。两组均以8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及应用RDQ评分,随诊1年。

    2.1临床症状评分:对入选的患者进行RDQ评分:针对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反酸4种反流相关症状, 进行症状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发作频率评分标准为: 无症状为0分, 症状出现频度< 1次/周、1 次/周、2-3次/周、4-5次/周以及6- 7次/周分别记为1、2、3、4及5 分。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为:对于上述4种症状, 症状不明显, 在医师提醒下发现为1分; 症状明显, 影响正常生活, 偶而服药为3分; 症状非常明显, 影响正常生活, 需长期服药治疗为5分; 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问为2分, 介于3分和5 分之间为4分。将发作频率积分与严重程度积分相加即为其RDQ评分[4]。
, http://www.100md.com
    2.2胃镜疗效依据洛杉矶(LA)分级法[5]:治愈:内镜下黏膜病变彻底消失;好转:内镜下黏膜病变改善大于或等于1个级别;无效:内镜下黏膜病变无减轻。

    3.统计分析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算各项观察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4 结果

    表1.两组治疗前后RDQ评分( )

    △P>0.05,治疗前和一年后随访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和半年后随访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治疗8周后内镜下食管情况

    注:经秩和检验,Z值为-2.379,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内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表3.两组治疗半年后内镜下食管情况

    注:经秩和检验,Z值为-2.159,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内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表4.两组治疗一年后内镜下食管情况

    注:经秩和检验,Z值为-1.180,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腹泻3例,恶心2例,对照组有头痛2例,恶心呕吐2例,无过敏及不能耐受的情况,程度较轻,不影响疗程,均继续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

    6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增强两个方面,促进胃动力和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方法,但临床中存在疗效不够理想,复发率高的缺点[6]。所以我们随访了患者一年情况,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复发率还是很高的。治疗8周后和半年后治疗组在RDO评分及食管黏膜好转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组在短期效果优于西药组。一年后两组在RDO评分及食管黏膜改善情况没有差异,说明反流性食管炎复发很高,均高于20%。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无反流性食管炎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噎膈”、“胸痛”、“胃脘痛”、“反酸”等病证范畴。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导致肝郁不舒,胃失和降。病位虽在食管,但与胃、肝胆、脾密切相关。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自拟平抑汤治疗。平抑汤有左金丸、四逆散和旋覆代赭汤加减而成。黄连清心和胃,降逆止呕;吴茱萸、旋覆花、生姜和胃平冲,降逆止呕;柴胡、枳实疏肝理气;浙贝母、海螵蛸制酸止痛, 收敛, 止血, 生肌; 炒白芍缓急止痛,养血敛肝,对肝气犯胃及肝脾不和之胃脘痛与柴胡、枳实合用均有良好效果。甘草健脾益气,调整胃肠功能。诸药合用,共达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制酸止痛之效。在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并且制成散剂,利于服用,宜于临床推广应用,因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兆申.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现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0,25(5):313~315.
, http://www.100md.com
    [2] Shaw MJ, Talley NJ, Beebe TJ, et al.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 2001, 96:52~57.

    [3] 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M].现代胃肠病学.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4:729.

    [4] Shaw MJ, Talley NJ, Beebe TJ, et al.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 2001, 96: 52~57.

    [5] Andersson T, Rohss K, Hassan A, et al. Pharmackinettis and dose reporse relationship of esomeprazole[J]. Gastroenterology, 2000, 118: 5550.

    [6] 危北海.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进展和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2):69., http://www.100md.com(张东升 张彩凤 邱位文 杨亮 施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