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植物之旅
亲近自然的方式很多,认识植物是其中之一。亲近自然不仅是走进自然,它还需要我们了解它、理解它,由此获得的认知和智慧,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你有没有想过去欣赏一下林中的野花、野草。它们是那样娇小,甚至不得不用放大镜来观察,他们是那样隐蔽、不起眼,要低头弯腰蹲下去寻找:然而它们却那样美丽,抽象的数学图案,奇妙的生物学功能,绚丽的色彩……”这一串排比句,是否勾起了你对野花的兴趣?
从前普通的花花草草,在一番相识后如老朋友般亲切,从此和自然亲近,又多了一条途径。和它们相熟后,旅途又多了一项乐趣。在路上,乐趣越多,心情越好。
如果说走进自然,能获得心灵的放松与休憩,那么,和这些花花草草相识相知,则能从更深处理解自然,获得智慧与更深的心理满足。
一枝花引起的愿望
最初,我对山间、路边花草树木产生兴趣纯属偶然。
那是初夏和朋友们去黑龙潭玩,为的是放松心情,找些乐子。几个人说说笑笑,爬山走路倒也开心。一阵闷头走路后,突然看见一种很眼熟的花,那是我在天坛药圃园听工作人员介绍过的“断肠草”,因为武侠小说中常常提到,于是牢牢记在心里。
顶着黄花的绿色植物,被折断茎后,浸出黄色的汁液。“这种草有毒,吃后,会感到嘴很麻。”我复述着曾经听过的话,向朋友们介绍。众人一听,好奇心大增。
接下来,一堆问题向我抛来,“那个白花叫什么?”、“那种树见过吗?”、“看,这是豆角吗?”。我一脸茫然,使劲回忆小学自然课、中学生物课和从父母那知道的所有植物名称,也回答不上来。有一点懊恼,就在身边的花花草草,却大多不认识。
原以为来到山里,就能亲近自然了,却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很少,还不曾仔细打量这从我们肩头滑过、在脚边轻摇的小生命。“要是有个搞植物学的和我们一起来就好了,肯定能把这些家伙一个个叫上名来,还有它们的习性、用途”,有人说。
虽然那次游玩没有新认识多少植物,但是因为这项特别的关注,我们也重新找到了一些老朋友,“豆角”、“核桃树”、“榆树”,“益母草”、“喇叭花”,“灰菜”,“旱菜”……想想吧,在众多草木中认出你曾经熟悉的“朋友”,那种兴奋、亲切、成就感,不亚于登上一座山头。
光明日报的记者冯永峰在文章中写道“任何一个地方,从文化上说,都有三种东西‘深处’可观,一是历史深处,二是现实深处,三是自然深处。”
从那时起,我们想要从更深处观看走过的地方了。而朋友的“和植物学家一起进山”的愿望,在几个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得以实现。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
8月底,我碰巧得知由众多环保组织联合开办的自然大学植物组在圆明园组织的活动——由植物学老师带领大家实地认识、观察植物。
“这叫醴肠,也叫墨旱莲,茎里面是黑色的汁液。”这是初到自然课堂,迟来的我们听到的第一句话。有人正捧着书对照彩图辨认眼前墨绿色的野花。
如果是从前,走过公园的小径,何曾想过要这样蹲下身、弯下腰,摸摸这小野花的叶子,闻闻它的花香,拿起放大镜看看它的花蕊、花瓣。
而现在,一群人围在一起,经指导老师杨斧介绍,要与这小花相识了。我们期望下一次再见面时,能亲切地打招呼:“看,这是醴肠,有凉血、止血、消肿的功效。”
我的想象被一个声音打断。“这是伞形花序,蔷薇科。”“啊!这你都知道?!”我惊讶,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孩,很轻松地辨认出眼前顶着一簇伞盖形的小白花。“每周的植物组活动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参加,他喜欢这个,我就陪他来,还能呼吸新鲜空气。”我和男孩的妈妈聊起来,她随身背的包里零星地插着孩子不时递来的植物标本。
“这叫拉拉秧,茎呈菱形,上面有倒刺,有点拉手。”有人递过来一尺长的草,我伸手一摸,果然有无数细密小刺阻止手指向下滑。我本以为知道这些就足以,没想到杨老师拿过拉拉秧挂在衣服上,问“知道这些刺是干什么用的吗?”
“挂在路过的动物身上就能传播种子了!”不管是没有鲜艳花色,靠风传播种子的风媒植物,还是花色艳丽、靠吸引昆虫传播种子的虫媒植物,还是这茎上长满倒刺的拉拉秧,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自然中求得生存和繁衍。它们努力的方式有时出乎你的意料!
再往公园更偏僻更幽深处走,走在湿润的泥土上,排着队走过窄窄的田埂,眼前是一大片被清除的空地,难见我们想认识的野花野草。据说是为了美观,将杂草铲除了,只剩下高大的树和残留的草根。
“什么才是美?这样就美了吗?”杨老师的问题又抛出来了。这也许就是自然课堂的魅力所在,面对眼前的事物发问,思考自然一路飞奔。“焕发生命活力,未经人工干预的自然态应该就是美的吧”,我心里想,“那样的美有着天地物相融合做支撑,相信会经久不变。”
从我们熟悉的牵牛花、狗尾草到初次相识的巴天酸模、景天三七、半夏、千屈菜……这一趟植物之旅,我的“朋友”名单已经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
通过它们,对生态、生命,生存的理解又一次加深。健康的行走,于内在身体是一次放松、休憩,于外在环境是一种关爱、尊重,于心是一次充实、提升。, 百拇医药(三 青)
“你有没有想过去欣赏一下林中的野花、野草。它们是那样娇小,甚至不得不用放大镜来观察,他们是那样隐蔽、不起眼,要低头弯腰蹲下去寻找:然而它们却那样美丽,抽象的数学图案,奇妙的生物学功能,绚丽的色彩……”这一串排比句,是否勾起了你对野花的兴趣?
从前普通的花花草草,在一番相识后如老朋友般亲切,从此和自然亲近,又多了一条途径。和它们相熟后,旅途又多了一项乐趣。在路上,乐趣越多,心情越好。
如果说走进自然,能获得心灵的放松与休憩,那么,和这些花花草草相识相知,则能从更深处理解自然,获得智慧与更深的心理满足。
一枝花引起的愿望
最初,我对山间、路边花草树木产生兴趣纯属偶然。
那是初夏和朋友们去黑龙潭玩,为的是放松心情,找些乐子。几个人说说笑笑,爬山走路倒也开心。一阵闷头走路后,突然看见一种很眼熟的花,那是我在天坛药圃园听工作人员介绍过的“断肠草”,因为武侠小说中常常提到,于是牢牢记在心里。
顶着黄花的绿色植物,被折断茎后,浸出黄色的汁液。“这种草有毒,吃后,会感到嘴很麻。”我复述着曾经听过的话,向朋友们介绍。众人一听,好奇心大增。
接下来,一堆问题向我抛来,“那个白花叫什么?”、“那种树见过吗?”、“看,这是豆角吗?”。我一脸茫然,使劲回忆小学自然课、中学生物课和从父母那知道的所有植物名称,也回答不上来。有一点懊恼,就在身边的花花草草,却大多不认识。
原以为来到山里,就能亲近自然了,却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很少,还不曾仔细打量这从我们肩头滑过、在脚边轻摇的小生命。“要是有个搞植物学的和我们一起来就好了,肯定能把这些家伙一个个叫上名来,还有它们的习性、用途”,有人说。
虽然那次游玩没有新认识多少植物,但是因为这项特别的关注,我们也重新找到了一些老朋友,“豆角”、“核桃树”、“榆树”,“益母草”、“喇叭花”,“灰菜”,“旱菜”……想想吧,在众多草木中认出你曾经熟悉的“朋友”,那种兴奋、亲切、成就感,不亚于登上一座山头。
光明日报的记者冯永峰在文章中写道“任何一个地方,从文化上说,都有三种东西‘深处’可观,一是历史深处,二是现实深处,三是自然深处。”
从那时起,我们想要从更深处观看走过的地方了。而朋友的“和植物学家一起进山”的愿望,在几个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得以实现。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
8月底,我碰巧得知由众多环保组织联合开办的自然大学植物组在圆明园组织的活动——由植物学老师带领大家实地认识、观察植物。
“这叫醴肠,也叫墨旱莲,茎里面是黑色的汁液。”这是初到自然课堂,迟来的我们听到的第一句话。有人正捧着书对照彩图辨认眼前墨绿色的野花。
如果是从前,走过公园的小径,何曾想过要这样蹲下身、弯下腰,摸摸这小野花的叶子,闻闻它的花香,拿起放大镜看看它的花蕊、花瓣。
而现在,一群人围在一起,经指导老师杨斧介绍,要与这小花相识了。我们期望下一次再见面时,能亲切地打招呼:“看,这是醴肠,有凉血、止血、消肿的功效。”
我的想象被一个声音打断。“这是伞形花序,蔷薇科。”“啊!这你都知道?!”我惊讶,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孩,很轻松地辨认出眼前顶着一簇伞盖形的小白花。“每周的植物组活动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参加,他喜欢这个,我就陪他来,还能呼吸新鲜空气。”我和男孩的妈妈聊起来,她随身背的包里零星地插着孩子不时递来的植物标本。
“这叫拉拉秧,茎呈菱形,上面有倒刺,有点拉手。”有人递过来一尺长的草,我伸手一摸,果然有无数细密小刺阻止手指向下滑。我本以为知道这些就足以,没想到杨老师拿过拉拉秧挂在衣服上,问“知道这些刺是干什么用的吗?”
“挂在路过的动物身上就能传播种子了!”不管是没有鲜艳花色,靠风传播种子的风媒植物,还是花色艳丽、靠吸引昆虫传播种子的虫媒植物,还是这茎上长满倒刺的拉拉秧,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自然中求得生存和繁衍。它们努力的方式有时出乎你的意料!
再往公园更偏僻更幽深处走,走在湿润的泥土上,排着队走过窄窄的田埂,眼前是一大片被清除的空地,难见我们想认识的野花野草。据说是为了美观,将杂草铲除了,只剩下高大的树和残留的草根。
“什么才是美?这样就美了吗?”杨老师的问题又抛出来了。这也许就是自然课堂的魅力所在,面对眼前的事物发问,思考自然一路飞奔。“焕发生命活力,未经人工干预的自然态应该就是美的吧”,我心里想,“那样的美有着天地物相融合做支撑,相信会经久不变。”
从我们熟悉的牵牛花、狗尾草到初次相识的巴天酸模、景天三七、半夏、千屈菜……这一趟植物之旅,我的“朋友”名单已经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
通过它们,对生态、生命,生存的理解又一次加深。健康的行走,于内在身体是一次放松、休憩,于外在环境是一种关爱、尊重,于心是一次充实、提升。, 百拇医药(三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