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寿星养生之道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修身养性、保健延年。在中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不高的,据英国学者彼得。R·柯克斯研究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10岁,据郑州大学人口史研究专家袁祖亮先生研究得出北京人的平均寿命是16岁,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5岁,而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整个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22岁。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高寿人群,如隐逸者的平均寿命是72.8岁,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是76.5岁。另外,还出现许多的百岁老人,最高寿者已达133岁。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活条件不高、医疗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出现高寿人群,这不能不使我们要探讨其养生之道,以供现代人借鉴。
隐逸阶层养生之道
隐逸一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阶层,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不同于一般百姓,也不同于官吏,他们有他们独特的生活特点和生活方式,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正史当中,我们总共收集到105名隐逸者的死亡年龄,其中东汉3名,刘宋17名,南齐8名,隋朝5名,唐朝11名,宋朝21名,金朝4名,元朝5名,明朝7名,清朝24名,其死亡年龄段如下表:
, 百拇医药
从上表可以计算出这105名隐逸者的平均年龄是72.8岁,而且可以看出70岁以上所占比重比较大,在当时来说就是属于高寿人群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部分人不羡官场,清心寡欲,政界角逐几乎与他们绝缘,官场上勾心斗角的烦恼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官府为了扩大统治基础,三番五次的去请他们入朝做官,他们也不愿出仕。
其次,这部分人热爱大自然,嗜好青山绿水。他们有的是生活在山林涧水的僻静之处,受到大自然的沐浴。幽雅清净的自然环境使这些人性格上受到了陶冶,爬山涉水的体力运动增强了他们的体格,饮泉水、吃蔬菜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这些人一般是性格豪放,纵情游乐,没有任何负担烦恼,“心轻万事如鸿毛”,生活的悠然自得。
综上所述,隐逸者大都有超凡脱俗的心态,这都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在这里我不是说劝大家都放弃工作去做隐逸,而是想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上吸取一些对我们大家养生有益的东西。
, 百拇医药
书法家、画家养生之道
关于书法家和画家的寿命,我们在这里以清朝为例,我们收集到清朝的书法家9人,画家6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5岁和78岁,如果把二者合在一起的话,其平均寿命是76.5岁,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的高龄。不仅清朝,其他朝代也是如此,其中唐朝书法家柳公权就活了88岁,欧阳询活了84岁,颜真卿因战乱被李希烈杀害时是77岁,如果自然死亡的话肯定还要长一些。那么为什么书画家会活这么大年龄呢?
众所周知,书画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性格情操,我想之所以他们寿命如此之高与这个因素有很大关系。书法和绘画都是一种艺术,在从事这种艺术创作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精力集中,而且需要精工细作,长期以来养成了心无旁骛的职业素养,陶冶了一个人的性情,使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且,书画作为一种艺术,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自然会感到其乐无穷,长期保持这种心态自然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说到这里,我们自然就会领悟书画家高寿的原因了。由此看来,多增加一些有利于陶冶情操的爱好,不仅仅单指书法和绘画,也可以是种花养乌、登山旅游、音乐舞蹈等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添加情趣,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使我们延年益寿。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历史上百岁老人知多少
在中国古代社会,百岁以上老人数量不多,在这里我们收集了封建社会时期的24位百岁老人,现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高寿者已达133岁,就是在当今社会也实属罕见。据医学专家估计,人的寿命一般是性成熟时期年龄的6倍,如果没有疾病等因素的干扰,一般人都能活到120岁,这种估计还是可信的。不过,在当时那个生活条件下,能够活到如此年龄,他们一定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在性格、情趣,为人,心胸、处事交友等方面有突出的特点,比如说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宽和廉平、生活朴素等。至于他们是如何养生的,正史记载不多,经过查询资料,特择录如下:
上表列举的宋朝真定人苏澄隐,自称得养生术,他尝言:“臣之养生,不过静思炼气尔。”活了100岁:宋朝陕州阌乡道士柴通玄,“善辟谷长啸,唯饮酒”,活了100多岁;宋朝初年的贺兰栖真道士,“善服气,不惮寒暑,往往不食,或时纵酒,游市里间,能啖肉至数斤。”活了100余岁。有些高龄者,除了服气之外,还用一些饵药来调节。如宋朝亳州真源道士丁少微“志尚清洁,善服气,多饵药,年百余岁,康强无疾”。
总之,这些老人都“善服气”或者“静思炼气”。古代所说的善服气,用现在的术语来解释可能与今天的练气功锻炼身体相似。服气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大多是长期活动于山林之间,环境幽静,空气新鲜,对身体健康自然有好处。
综上所述,在古代社会平均寿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长寿者的一些延年益寿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百拇医药(闫文晟)
隐逸阶层养生之道
隐逸一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阶层,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不同于一般百姓,也不同于官吏,他们有他们独特的生活特点和生活方式,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正史当中,我们总共收集到105名隐逸者的死亡年龄,其中东汉3名,刘宋17名,南齐8名,隋朝5名,唐朝11名,宋朝21名,金朝4名,元朝5名,明朝7名,清朝24名,其死亡年龄段如下表:
, 百拇医药
从上表可以计算出这105名隐逸者的平均年龄是72.8岁,而且可以看出70岁以上所占比重比较大,在当时来说就是属于高寿人群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部分人不羡官场,清心寡欲,政界角逐几乎与他们绝缘,官场上勾心斗角的烦恼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官府为了扩大统治基础,三番五次的去请他们入朝做官,他们也不愿出仕。
其次,这部分人热爱大自然,嗜好青山绿水。他们有的是生活在山林涧水的僻静之处,受到大自然的沐浴。幽雅清净的自然环境使这些人性格上受到了陶冶,爬山涉水的体力运动增强了他们的体格,饮泉水、吃蔬菜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这些人一般是性格豪放,纵情游乐,没有任何负担烦恼,“心轻万事如鸿毛”,生活的悠然自得。
综上所述,隐逸者大都有超凡脱俗的心态,这都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在这里我不是说劝大家都放弃工作去做隐逸,而是想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上吸取一些对我们大家养生有益的东西。
, 百拇医药
书法家、画家养生之道
关于书法家和画家的寿命,我们在这里以清朝为例,我们收集到清朝的书法家9人,画家6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5岁和78岁,如果把二者合在一起的话,其平均寿命是76.5岁,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的高龄。不仅清朝,其他朝代也是如此,其中唐朝书法家柳公权就活了88岁,欧阳询活了84岁,颜真卿因战乱被李希烈杀害时是77岁,如果自然死亡的话肯定还要长一些。那么为什么书画家会活这么大年龄呢?
众所周知,书画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性格情操,我想之所以他们寿命如此之高与这个因素有很大关系。书法和绘画都是一种艺术,在从事这种艺术创作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精力集中,而且需要精工细作,长期以来养成了心无旁骛的职业素养,陶冶了一个人的性情,使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且,书画作为一种艺术,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自然会感到其乐无穷,长期保持这种心态自然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说到这里,我们自然就会领悟书画家高寿的原因了。由此看来,多增加一些有利于陶冶情操的爱好,不仅仅单指书法和绘画,也可以是种花养乌、登山旅游、音乐舞蹈等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添加情趣,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使我们延年益寿。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历史上百岁老人知多少
在中国古代社会,百岁以上老人数量不多,在这里我们收集了封建社会时期的24位百岁老人,现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高寿者已达133岁,就是在当今社会也实属罕见。据医学专家估计,人的寿命一般是性成熟时期年龄的6倍,如果没有疾病等因素的干扰,一般人都能活到120岁,这种估计还是可信的。不过,在当时那个生活条件下,能够活到如此年龄,他们一定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在性格、情趣,为人,心胸、处事交友等方面有突出的特点,比如说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宽和廉平、生活朴素等。至于他们是如何养生的,正史记载不多,经过查询资料,特择录如下:
上表列举的宋朝真定人苏澄隐,自称得养生术,他尝言:“臣之养生,不过静思炼气尔。”活了100岁:宋朝陕州阌乡道士柴通玄,“善辟谷长啸,唯饮酒”,活了100多岁;宋朝初年的贺兰栖真道士,“善服气,不惮寒暑,往往不食,或时纵酒,游市里间,能啖肉至数斤。”活了100余岁。有些高龄者,除了服气之外,还用一些饵药来调节。如宋朝亳州真源道士丁少微“志尚清洁,善服气,多饵药,年百余岁,康强无疾”。
总之,这些老人都“善服气”或者“静思炼气”。古代所说的善服气,用现在的术语来解释可能与今天的练气功锻炼身体相似。服气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大多是长期活动于山林之间,环境幽静,空气新鲜,对身体健康自然有好处。
综上所述,在古代社会平均寿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长寿者的一些延年益寿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百拇医药(闫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