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23160
修身立业益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1年第7期
     修养乃立世之本

    孔子说,好学。力行、知耻,这三件事情都做了,一个人就知道怎么样修身:知道了怎么样修身,就知道怎么样处世、治世。

    历史早已证实,修身养德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也是获得健康美满人生的基础。

    在城市化、市场化、无序化的“科技”严重侵蚀和统治的今天,欲望、浮躁、污染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环境满目疮痍,精神家园亦是满目苍夷。

    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涵养道德:我们需要把自己摆在准确的位置上,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而重塑我们的精神家园。

    “静坐当思自身过,闲谈莫论他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避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体系的要求,更好地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才能修养成良好的内在素质,才能在人世间进退自如,在社会上进退自如,才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才能“五谷吃得香,六神常安定”,身心康泰,健康幸福。

    提升境界,康泰一生

    为什么会有政治家同政客的分野?为什么会有儒商同小商小贩的分野?为什么会有科学家同工匠的分野?为什么有的人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有的人仅把职业当成混饭吃的行当?那是因为各人的境界不同。

    历史上的贤哲,无不是目光如炬、两眼炯炯有神,异乎常人。这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自然流露,是高尚境界的折射。他们的人生完满幸福,无论其长短,有生之年,总是充实而丰富,自在而富有意义。

    而境界低下者,则愁苦缠身,悲叹人生。了无生机。

    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对前人境界描述的一个很好总结。

    自然境界,就是那种未经自我意识反省的生存状态:功利境界的人自觉地追逐自我利益:道德境界不是索取而是牺牲和奉献,达到了“无我”的“君子”状态:天地境界意味着天人合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人的境界不同,为人处世的姿态也会大不相同。

    提升人生境界,不是让人们放弃庸常生活和俗务,逃避现实、“遁入山林”做“隐士”。它不仅无碍于做工、务农、治学、从政、经商,相反倒是有助于各行各业的成就。因为它解决的问题,不是做还是不做,而仅仅是如何做,即究竟以怎样的态度去从事这些行业才恰当。

    人生境界的提升过程,也就是人的自我觉解和觉悟的过程。在进取中自我觉解,在退让宽容中自我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未必人人能够达到天地境界,但在进退平衡中我们总能获益良多,至少能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至少能静心养气,不染于尘世浮华:至少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气行走于适合自身所处的空间,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http://www.100md.com(董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