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酿醪糟传母爱
吃了二十几年的醪糟,直到今天我才认真端详这一碗汤,回忆起它所记录的故事,体会到“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腻、回味深长’’的深意。我从小沾了巧手母亲的光,享了不少口福,醪糟就是其中之一。
一碗汤。暖心暖胃
小时候,临近过年,母亲就开始做醪糟。从腊八到正月十五,我家的早餐桌就不断摆上以醪糟为前缀的各色汤食——醪糟鸡蛋、醪糟蛋花汤、醪糟疙瘩汤、醪糟汤圆……在寒冷的季节里,把醪糟煮一下,做成热热的汤,吃得又温暖又舒服。每每吃完醪糟,母亲面色红润,容光焕发,洋溢着朝气,丝毫看不到寒气带来的面色苍白。
夏天,母亲也会做些醪糟吗,煮开晾凉作为冷饮。我将这冷饮带到学校,同学争相品尝,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天天都能喝”。
早些年父亲吃不惯这又酸又甜、还有点酒味的东西,称其为“把馊了的米饭捂成酸的”。母亲并不在乎,还是一年年自顾自地泡糯米、蒸米饭、发醪糟,并想尽办法让我和她一起享用。她会在醪糟汤里加上熟红豆、枸杞、白糖,把汤调得艳丽、甜蜜,让我美滋滋地喝下,并会讲醪糟很补人,“老家的月婆子一顿吃一大碗醪糟荷包蛋,奶水足足的。”
醪糟为什么补人?母亲也说不清原因,只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后来我才知道,糯米经过根霉发酵后,其中的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的糖类,蛋白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肽,脂类的变化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结合状态的变化都为营养功能的提高产生了促进作用。
母亲不懂理论,也讲不出诸如“酒酿补气、生津、活血,是女性温补、养身的佳品”、“适量吃些酒酿,可助消化养脾胃,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色”之类的话。但那些故事、当时的情景比这些工整的理论更有趣,它更深地印刻在一个孩子的记忆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