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病例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病患采用单纯黄连素治疗;给予治疗组病患在黄连素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硫糖铝与黄连素联合用药的方法对于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硫糖铝;黄连素;慢性顽固性胃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2-02
慢性顽固性胃炎是由慢性胃炎的病灶长期无法清除以及对临床症状治疗无效的一种顽固性的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糜烂性胃炎等。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引起的胃黏膜病理性变化,可以导致腺体萎缩并伴有肠腺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组织改变,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发生癌变的机率会提高,因此,临床选择有效药物对抗慢性顽固性胃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院选择的96例病患进行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病例档案中选择2008年9月——2011年9月间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病例96例。将选择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伴胃窦炎15例、伴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伴糜烂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67.3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65.4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可纳入研究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停用原来治疗的药物。给予对照组黄连素,0.4g/次,1次/d,餐前口服;给予治疗组除相同用法用量的黄连素外,加服硫糖铝,1.0g/次,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并做好记录,注意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 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1]。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病变消失,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也消失,Hp监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则疗效为治愈;疾病的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有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结果黏膜病变范围缩小超过1/2,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有明显好转,Hp监测结果显示为弱阳性或阴性,则为有效;上述症状及体征并未有效改善甚至加重,内窥镜检查病变缩小范围未达到1/2,胆汁反流症状仍不见好转,Hp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为无效。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用药后记录整理的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经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治疗4w后经复查得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伴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中对照组有4例复发,治疗组无复发病例;伴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对照组有5例复发,治疗组有1例复发;伴胃窦炎患者中对照组有6例复发,治疗组无复发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不同分型临床疗效见表2。
2.1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有轻微的大便干燥和便秘现象,但均不影响正常药物治疗。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慢性顽固性胃炎的发病多有慢性胃炎引起,而慢性胃炎的病理性因素多有黏膜病变产生。苏红[2]等研究12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黏膜病理学特征,发现以急、慢性炎症病变、固有层小血管病变和上皮损伤为主。硫糖铝又名胃溃宁,其作用机制是酸性环境下离解为阴离子复合体,复合体中的八硫酸蔗糖聚合成一种带有粘着性的糊剂,与胃黏膜的病变以及坏死组织相结合,形成保护膜,以防止胃酸、胃蛋白酶与胆盐的侵蚀,从而保护胃黏膜促进其愈合。黄连素的抗菌消炎作用广泛,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可以插入双链结构DNA,致DNA形态改变;其抗菌作用是由于黄连素对DNA合成的直接抑制[3]。因此,硫糖铝联合黄连素应用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不但会取得良好疗效,还能有效预防其癌变可能,降低癌变机率,对胃黏膜起到保护再生作用,从而降低疾病的再发生率,同时,黄连素还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衰、预防和组织血小板凝集、调节血脂平衡的作用,对于临床上伴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本次临床试验表明,联合用药的副作用较小,且复发率低,可以进行临床的普遍应用。除此之外,还应给予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以良好的基础和心理护理,避免其精神抑郁对病情造成恶化,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使疗效更加显著。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根长.慢性胃炎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55-62.
[2]苏红,等.慢性胃炎黏膜病变特征等[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6):372.
[3]Chung.JG,Wu LT,Chu CB,et al.Effects of berberine on arylamine N 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in human bladder tu-mour cells [J].Food Chem Toxicol,1999,37(4):319-326., 百拇医药(卜凡宾 洪培树)
【关键词】硫糖铝;黄连素;慢性顽固性胃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2-02
慢性顽固性胃炎是由慢性胃炎的病灶长期无法清除以及对临床症状治疗无效的一种顽固性的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糜烂性胃炎等。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引起的胃黏膜病理性变化,可以导致腺体萎缩并伴有肠腺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组织改变,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发生癌变的机率会提高,因此,临床选择有效药物对抗慢性顽固性胃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院选择的96例病患进行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病例档案中选择2008年9月——2011年9月间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病例96例。将选择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伴胃窦炎15例、伴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伴糜烂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67.3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65.4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可纳入研究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停用原来治疗的药物。给予对照组黄连素,0.4g/次,1次/d,餐前口服;给予治疗组除相同用法用量的黄连素外,加服硫糖铝,1.0g/次,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并做好记录,注意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 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1]。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病变消失,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也消失,Hp监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则疗效为治愈;疾病的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有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结果黏膜病变范围缩小超过1/2,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有明显好转,Hp监测结果显示为弱阳性或阴性,则为有效;上述症状及体征并未有效改善甚至加重,内窥镜检查病变缩小范围未达到1/2,胆汁反流症状仍不见好转,Hp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为无效。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用药后记录整理的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经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治疗4w后经复查得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伴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中对照组有4例复发,治疗组无复发病例;伴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对照组有5例复发,治疗组有1例复发;伴胃窦炎患者中对照组有6例复发,治疗组无复发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不同分型临床疗效见表2。
2.1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有轻微的大便干燥和便秘现象,但均不影响正常药物治疗。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慢性顽固性胃炎的发病多有慢性胃炎引起,而慢性胃炎的病理性因素多有黏膜病变产生。苏红[2]等研究12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黏膜病理学特征,发现以急、慢性炎症病变、固有层小血管病变和上皮损伤为主。硫糖铝又名胃溃宁,其作用机制是酸性环境下离解为阴离子复合体,复合体中的八硫酸蔗糖聚合成一种带有粘着性的糊剂,与胃黏膜的病变以及坏死组织相结合,形成保护膜,以防止胃酸、胃蛋白酶与胆盐的侵蚀,从而保护胃黏膜促进其愈合。黄连素的抗菌消炎作用广泛,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可以插入双链结构DNA,致DNA形态改变;其抗菌作用是由于黄连素对DNA合成的直接抑制[3]。因此,硫糖铝联合黄连素应用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不但会取得良好疗效,还能有效预防其癌变可能,降低癌变机率,对胃黏膜起到保护再生作用,从而降低疾病的再发生率,同时,黄连素还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衰、预防和组织血小板凝集、调节血脂平衡的作用,对于临床上伴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本次临床试验表明,联合用药的副作用较小,且复发率低,可以进行临床的普遍应用。除此之外,还应给予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以良好的基础和心理护理,避免其精神抑郁对病情造成恶化,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使疗效更加显著。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根长.慢性胃炎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55-62.
[2]苏红,等.慢性胃炎黏膜病变特征等[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6):372.
[3]Chung.JG,Wu LT,Chu CB,et al.Effects of berberine on arylamine N 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in human bladder tu-mour cells [J].Food Chem Toxicol,1999,37(4):319-326., 百拇医药(卜凡宾 洪培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