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2)
3.2绝对支抗作为临床上前方牵引上颌骨的重要手段,传统支抗由于其依从性较强,故常导致临床效果不佳,且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不利的牙齿移动,主要表现为上颌磨牙前移及伸长,上下切牙代偿的增加,而磨牙的垂直向变化是造成下颌向后下旋转,前下面高增加的主要因素。要减小这些不利变化,并最大限度地刺激上颌骨向前生长,就要寻找绝对稳定的口内支抗。随着种植技术的应用,微种植体作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支抗手段被逐渐引入前方牵引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88年,Smalley[10]等率先利用混合牙列期短尾猴为实验对象,将Branemark种植体植入其上颌骨进行前方牵引,每侧施加600g牵引力,13-15周后导致上颌骨前移8mm。结果显示:置于面骨的钛种植体可为上颌前方牵引提供稳定支抗;通过种植体加在上颌骨或颧骨的牵引力可以使其产生显著移位而无不利的牙性改变;上颌骨的移动是通过骨缝重建而完成的。之后Stven[11]、Enacair[12]、贺红[13]、Kircelli[14]、周彦恒[15]等相继将种植体应用于临床,均获得较理想的疗效。支抗种植体以骨作为支抗力的直接承载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