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药灌肠法在妇科盆腔炎中的应用和护理
【摘要】 根据疾病、临床症状、年龄、以及方剂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中药保留灌肠法,同时关注饮食、情志护理,提高了病人的从医行为,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关键词】 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84-01
中药保留灌肠起源于《伤寒论》中的“导法”。我科自1992年起开展中药灌肠法治疗妇科疾病,通过长期的临床护理观察,疗效显著,同时我们不断地改进灌肠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临床症状等给予不同的中药保留灌肠法,不仅使患者的疾病在短时间缓解,而且使其从医行为提高,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4例盆腔炎均为住院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54岁,其中急性盆腔炎93例,盆腔包块12例,慢性盆腔炎268例。其中慢性盆腔炎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2年。均为2000年1月至12月期间。
2 自制中药方剂
2.1 方剂 3号方剂由海藻、莪术、昆布、桃仁等组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附件包块;4号方剂由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三棱等组成,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散结消肿为主,治疗急性盆腔炎。
2.2 方法 将中药150毫升,加温至39-41℃,肛管插入直肠15-20㎝后将中药灌入,保留2小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