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输液通畅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1224KB,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输液通畅判断方法的客观标准,降低输液过程中渗液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方法 选择我院我科急诊(门诊)输液室患者2500人次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组采用“进针见回血厚,再进针少许,打开调节器一刹那见一血柱回压向头皮针心性方向,不用抬头看茂菲氏涌管点滴,即可判断输液已通畅,固定即可”。对照组采用教科书方法即:进针见回血再进针少许。抬头见茂菲氏滴管点滴通畅即判断输液已通畅,固定即可。 结果 使用实验组方法的护士输液成功率明显高于使用对照组方法的护士;液体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患者;患者痛苦小,对前者护士的满意度高。并且前者比后者操作的时间短效率高。 结论 此方法使输液通畅有客观依据使操作速度快速准确。满意度要求高的门诊病人有很好的效果,在医院门诊有很广的推广价值,尤其针对于初学者。
【关键词】 输液;通畅;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4-02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如何客观地分析静脉通畅的表现判断出输液金针成功,减少穿刺时的反复回针;降低输液外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输液速度,是护理满意度提高的中要指标。在研究通过对2500人次的输液操作过程分析,结合25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发现: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时,一针见血有两层含义:一层进针厚见向心性回血。第二层意思是:在放开调节器一刹那又小血柱向心性回压。这样,可以确保输液畅通无疑。后者才是判断输液通畅的客观标准,准确的依据,尤其对门诊输液室大多采用座位式输液,进针后不回血,发生率很高,有经验的护士凭借落空感来判断,第一层意思没有,但在放开调节器的一刹那可见向心性的血柱回压向针头连接管。因此,笔者认为次方有临床推广价值,切实可见可行。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2500人次,男1298,女1202.年龄18-60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2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