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4年第4期
编号:12725086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第4期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资料分析血小板检测结果,并对于减少者采用抗病毒等药物保守治疗。结果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中血小板降低者86例(71.67%),后经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小板恢复正常者76例,临床治愈率88.37%。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程发展中,血小板具有减少的临床症状,可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及保肝等药物治疗,血小板可恢复正常,也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14-02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逐渐破坏,使肝脏变形,变硬[1]。其中全球性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更重要的是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是形成肝硬化主要原因之一。在患者肝硬化形成后,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凝血因子和肝素酶合成减少及肝素灭活能力下降等一系列肝内合成凝血机制缺陷后出现障碍,因此,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质量的常常出现异常[2]。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小板减少及临床治疗措施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资料,其中男6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