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假瘤
【摘要】目的熟悉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形态学特征,掌握诊断标准与分型,减少肺炎性假瘤的误诊。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16例肺炎性假瘤手术标本,经固定、脱水、常规切片、HE染色制片,光镜诊断。结果16例肺炎性假瘤中,硬化性血管瘤型8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假性淋巴瘤型2例,组织细胞瘤型2例。结论肺炎性假瘤为肺内局限性病变,非弥漫性病变,以炎性肉芽肿为本病的形态学基础,伴有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肺门淋巴结无肿大,分4个亚型。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肉芽肿;鉴别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13-02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非特异性,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占肺部良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1]。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若肺部炎性病变迁延不愈,则致结缔组织增生机化,进而局限性形成瘤样肿块,临床易误诊为肺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50岁。
1.2临床表现本组中,有8例在X片上疑为癌瘤;4例胸透发现肿块;4例咳嗽伴血痰;3例胸痛;2例发热;2例背痛;1例胸闷气促。
1.3病程从发现肿块到手术时间最长1年,最短1个月。大部分(10/16)在出现症状时(≦3个月)就诊,并相继手术。
1.4X线表现5/16边界清楚,3/16呈分叶状,8/16边缘毛糙。肿块位于左下叶7例,右下叶5例,中叶4例,无肺门淋巴结肿大。
1.5治疗与愈后全部病人均做肺叶切除,未加特殊治疗,术后随访恢复良好,其中8例随诊3到5年,无复发。
2结果
2.1大体观察肿瘤多为圆形(1/16),椭圆形(5/16),最大直径2.0-7.2cm,平均直径4.6cm,均为单发结节。肿块质地均匀,硬软度不等,切面实性,色灰白,偏黄褐色。3例暗红色,海绵状。大部分肿块清楚,但无明显包膜,偶似假包膜(3例)。
2.2镜下所见硬化性血管瘤型8例,以官腔扩张、出血、上皮增生及间质胶原化改变为主形成血管瘤样改变;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此型炎性肉芽肿改变较为突出,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偶见淋巴滤泡或灶性泡沫细胞;假性淋巴瘤型2例,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弥漫分布,有真性滤泡出现,另可见少量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等;组织细胞瘤型2例,肿瘤由弥漫成片的纤维组织细胞构成,有明显的胶原化,偶有大量的泡沫状吞噬细胞浸润。
3讨论
3.1临床特点本病呈良性经过,病程长短不一,从数天到数年或十余年,病人可无症状或较轻,主要为咳嗽、血痰、胸痛、气促、发热,个别病例可因息肉状支气管内瘤块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此外,还有杵状指、疲劳、食欲下降等[2]。发病年龄从数月到50岁,浆细胞肉芽肿型的发病年龄似乎较轻,而假性淋巴瘤型发病年龄则较大,大部分见于45岁以上。本组中,有8例在X片上疑为癌瘤。
3.2诊断要点①肺实质内局限性边界清楚肿块,虽然少数可为多发或侵犯整个肺叶,但不应为弥漫性病变[3]。②组织学改变以炎性肉芽肿为基础,伴有程度不同的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化、血管扩张,出血及各类型炎性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反应及管腔内上皮细胞增生等改变。③肺门淋巴结不大,即使有亦只能是慢性炎症改变。诊断时最好注明“肺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型”或“肺炎性假瘤,硬化性血管瘤型”等等[4]。
3.3治疗外科治疗报告较多,列为首选方法,曾有放疗有效的报道[5]。
3.4鉴别诊断
3.4.1与肺癌的鉴别肺炎性假瘤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肺癌症状明显且逐渐加重,肺炎性假瘤瘤体增长缓慢或无增长,而肺癌的肿块倍增时间短,发展快[6]。肺炎性假瘤CT扫描可见假瘤类单个或多个小空洞甚至呈蜂房样透亮,肺癌的空洞一般呈偏心性后壁空洞,空洞内有癌结节,很少在一个癌灶内呈房样低密度影。肺炎性假瘤在痰的检查、支气管镜活检中查不到癌细胞。
3.4.2与结核球的鉴别结核球易发生在肺的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可有钙化,病灶周围可有卫星灶等征相有利于与肺炎性假瘤鉴别。本病还须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其他恶性肿瘤、肺良性肿瘤及胸膜间皮瘤等占位病变鉴别[7]。
参考文献
[1]李晏,郑晓林,邹玉坚,等.肺炎性假瘤的临床及CT征象分析(附15例报告)[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07-708.
[2]吴兴业.肺炎性假瘤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143,179.
[3]黄小伟,鲁键.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J].吉林医药,2013,34(11):2009-2010.
[4]邹恭道,苏永红,李鸣.肺炎性假瘤30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64-265.
[5]张全亮,石德光,徐昌富,等.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153-154.
[6]刘洪,邵长卿,郭涛,等.26例肺炎性假瘤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0,2(2):119-120.
[7]王勇朋,刘衡,刘松江,等.肺炎性假瘤CT表现及误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8):738-741., 百拇医药(万辉)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肉芽肿;鉴别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13-02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非特异性,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占肺部良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1]。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若肺部炎性病变迁延不愈,则致结缔组织增生机化,进而局限性形成瘤样肿块,临床易误诊为肺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50岁。
1.2临床表现本组中,有8例在X片上疑为癌瘤;4例胸透发现肿块;4例咳嗽伴血痰;3例胸痛;2例发热;2例背痛;1例胸闷气促。
1.3病程从发现肿块到手术时间最长1年,最短1个月。大部分(10/16)在出现症状时(≦3个月)就诊,并相继手术。
1.4X线表现5/16边界清楚,3/16呈分叶状,8/16边缘毛糙。肿块位于左下叶7例,右下叶5例,中叶4例,无肺门淋巴结肿大。
1.5治疗与愈后全部病人均做肺叶切除,未加特殊治疗,术后随访恢复良好,其中8例随诊3到5年,无复发。
2结果
2.1大体观察肿瘤多为圆形(1/16),椭圆形(5/16),最大直径2.0-7.2cm,平均直径4.6cm,均为单发结节。肿块质地均匀,硬软度不等,切面实性,色灰白,偏黄褐色。3例暗红色,海绵状。大部分肿块清楚,但无明显包膜,偶似假包膜(3例)。
2.2镜下所见硬化性血管瘤型8例,以官腔扩张、出血、上皮增生及间质胶原化改变为主形成血管瘤样改变;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此型炎性肉芽肿改变较为突出,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偶见淋巴滤泡或灶性泡沫细胞;假性淋巴瘤型2例,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弥漫分布,有真性滤泡出现,另可见少量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等;组织细胞瘤型2例,肿瘤由弥漫成片的纤维组织细胞构成,有明显的胶原化,偶有大量的泡沫状吞噬细胞浸润。
3讨论
3.1临床特点本病呈良性经过,病程长短不一,从数天到数年或十余年,病人可无症状或较轻,主要为咳嗽、血痰、胸痛、气促、发热,个别病例可因息肉状支气管内瘤块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此外,还有杵状指、疲劳、食欲下降等[2]。发病年龄从数月到50岁,浆细胞肉芽肿型的发病年龄似乎较轻,而假性淋巴瘤型发病年龄则较大,大部分见于45岁以上。本组中,有8例在X片上疑为癌瘤。
3.2诊断要点①肺实质内局限性边界清楚肿块,虽然少数可为多发或侵犯整个肺叶,但不应为弥漫性病变[3]。②组织学改变以炎性肉芽肿为基础,伴有程度不同的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化、血管扩张,出血及各类型炎性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反应及管腔内上皮细胞增生等改变。③肺门淋巴结不大,即使有亦只能是慢性炎症改变。诊断时最好注明“肺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型”或“肺炎性假瘤,硬化性血管瘤型”等等[4]。
3.3治疗外科治疗报告较多,列为首选方法,曾有放疗有效的报道[5]。
3.4鉴别诊断
3.4.1与肺癌的鉴别肺炎性假瘤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肺癌症状明显且逐渐加重,肺炎性假瘤瘤体增长缓慢或无增长,而肺癌的肿块倍增时间短,发展快[6]。肺炎性假瘤CT扫描可见假瘤类单个或多个小空洞甚至呈蜂房样透亮,肺癌的空洞一般呈偏心性后壁空洞,空洞内有癌结节,很少在一个癌灶内呈房样低密度影。肺炎性假瘤在痰的检查、支气管镜活检中查不到癌细胞。
3.4.2与结核球的鉴别结核球易发生在肺的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可有钙化,病灶周围可有卫星灶等征相有利于与肺炎性假瘤鉴别。本病还须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其他恶性肿瘤、肺良性肿瘤及胸膜间皮瘤等占位病变鉴别[7]。
参考文献
[1]李晏,郑晓林,邹玉坚,等.肺炎性假瘤的临床及CT征象分析(附15例报告)[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07-708.
[2]吴兴业.肺炎性假瘤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143,179.
[3]黄小伟,鲁键.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J].吉林医药,2013,34(11):2009-2010.
[4]邹恭道,苏永红,李鸣.肺炎性假瘤30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64-265.
[5]张全亮,石德光,徐昌富,等.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153-154.
[6]刘洪,邵长卿,郭涛,等.26例肺炎性假瘤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0,2(2):119-120.
[7]王勇朋,刘衡,刘松江,等.肺炎性假瘤CT表现及误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8):738-741., 百拇医药(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