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60例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经过3-36个月的调查随访发现,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无死亡病例,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得出: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7.48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疗效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
1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42-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不断增多,对老年人的髋关节造成严重的损伤。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重建髋关节功能。回顾性分析我院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61-88岁,平均72.6岁);骨折移位程度:全部按Garden分型,GardenⅢ型7例、GardenⅣ型53例。按骨折部位分类:基底型12例,经颈型14例,头下型34例。采用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5例。按固定方法分为骨水泥型37例,非骨水泥型23例。手术时间:伤后2周内手术者40例,2周-1月手术者17例。
1.2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全部病人采用Gibson后外侧入路。切口大小约10-15cm。术中应注意:①手术时间控制在1-2小时左右,患者出血量控制在300ml左右;②保护患者的坐骨神经;③适度保留关节囊;并重建短外旋肌群④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的状态;⑤注意检查患者髋关节稳定程度;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1周后改用口服抗凝药物3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或外旋位。依据病人的体质可早期坐、走、行锻炼,屈髋不过90°。选择骨水泥型假体的病人术后2周,选择生物型假体者3周后可扶拐免负重下地。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临床评价对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月。术后9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2-96分,平均87.48分。优良率为88.3%。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基本恢复到术前的正常生活。其中术后9个月全髋关节(35例)Hariss评分(87.14±5.83)分;人工股骨头组(25例)Hariss评分(85.48±7.55)分。
2.2并发症发生情况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2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肺部感染3例,髋部疼痛4例,1例病人术后18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无翻修病例。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并发症较多,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条件较弱,骨质条件较差,因此,如遇到股骨颈骨折,应当及时尽早接受全面治疗,否则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增加,对手术造成极大的影响,增加病死率。
, 百拇医药
手术期间应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自身承受能力等因素,减少手术创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骨科医师应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技术性强,术前做好充好的准备,若发现患者患有并发症,应先治疗再进行手术,降低手术的风险。术后长时间应用抗凝药物已成常规。
对于选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仍存在较大的争议。Keisu等报告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1年的疗效分析比较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要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alldorf等报告显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大腿和髋部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要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此次临床研究表明,患者术后9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Hariss评分:(87.14±5.83)分与人工股骨置换术的Hariss评分(85.48±7.55)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我们的原则是:对预期生存时间短,体质较差,活动量小的病人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功能恢复要明显高于其他的治疗方法,能尽快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尽早的恢复正常的生活水平,达到手术预期的效果。我院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运用,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杨述华,刘勇.人工关节置换术未来发展与挑战[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1):3-4.
[2]杨庆铭,范永前.全髋关节置换术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1(2):115-119.
[3]夏军,魏亦兵,黄钢勇,等.手术治疗高龄腹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3):591-593.
[4]毛宾尧,司全明,吕厚山,等.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3-464.
[5]KeisuKS,Orozco F,Sharkey PF,et al.Primary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octogenarians.Two to eleven year follow up[J].J Bone Joint Surg Am,2001,83(3):359-363.
[6]Dalldorf PG,Banas MP,hicks DG,et al.Rate of degeneration of human acetabular cartilage after hemi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6):877-882., http://www.100md.com(王刚)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
1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42-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不断增多,对老年人的髋关节造成严重的损伤。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重建髋关节功能。回顾性分析我院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61-88岁,平均72.6岁);骨折移位程度:全部按Garden分型,GardenⅢ型7例、GardenⅣ型53例。按骨折部位分类:基底型12例,经颈型14例,头下型34例。采用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5例。按固定方法分为骨水泥型37例,非骨水泥型23例。手术时间:伤后2周内手术者40例,2周-1月手术者17例。
1.2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全部病人采用Gibson后外侧入路。切口大小约10-15cm。术中应注意:①手术时间控制在1-2小时左右,患者出血量控制在300ml左右;②保护患者的坐骨神经;③适度保留关节囊;并重建短外旋肌群④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的状态;⑤注意检查患者髋关节稳定程度;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1周后改用口服抗凝药物3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或外旋位。依据病人的体质可早期坐、走、行锻炼,屈髋不过90°。选择骨水泥型假体的病人术后2周,选择生物型假体者3周后可扶拐免负重下地。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临床评价对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月。术后9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2-96分,平均87.48分。优良率为88.3%。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基本恢复到术前的正常生活。其中术后9个月全髋关节(35例)Hariss评分(87.14±5.83)分;人工股骨头组(25例)Hariss评分(85.48±7.55)分。
2.2并发症发生情况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2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肺部感染3例,髋部疼痛4例,1例病人术后18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无翻修病例。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并发症较多,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条件较弱,骨质条件较差,因此,如遇到股骨颈骨折,应当及时尽早接受全面治疗,否则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增加,对手术造成极大的影响,增加病死率。
, 百拇医药
手术期间应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自身承受能力等因素,减少手术创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骨科医师应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技术性强,术前做好充好的准备,若发现患者患有并发症,应先治疗再进行手术,降低手术的风险。术后长时间应用抗凝药物已成常规。
对于选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仍存在较大的争议。Keisu等报告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1年的疗效分析比较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要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alldorf等报告显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大腿和髋部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要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此次临床研究表明,患者术后9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Hariss评分:(87.14±5.83)分与人工股骨置换术的Hariss评分(85.48±7.55)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我们的原则是:对预期生存时间短,体质较差,活动量小的病人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功能恢复要明显高于其他的治疗方法,能尽快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尽早的恢复正常的生活水平,达到手术预期的效果。我院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运用,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杨述华,刘勇.人工关节置换术未来发展与挑战[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1):3-4.
[2]杨庆铭,范永前.全髋关节置换术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1(2):115-119.
[3]夏军,魏亦兵,黄钢勇,等.手术治疗高龄腹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3):591-593.
[4]毛宾尧,司全明,吕厚山,等.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3-464.
[5]KeisuKS,Orozco F,Sharkey PF,et al.Primary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octogenarians.Two to eleven year follow up[J].J Bone Joint Surg Am,2001,83(3):359-363.
[6]Dalldorf PG,Banas MP,hicks DG,et al.Rate of degeneration of human acetabular cartilage after hemi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6):877-882., http://www.100md.com(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