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86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1]。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86例,取得良好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经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并要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86例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已婚,年龄22—54岁,孕产次0~7次,无心、肺、肝、肾等疾病,术前已明确诊断并了解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形态和活动度,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内膜病变,合并贫血患者术前予输血等处理使血色素达到80g/L以上。两组的平均年龄、肌瘤数目及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2)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①子宫浆膜下肌瘤;②有中期妊娠流产史的不孕患者;③有子宫肌瘤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包括习惯性流产者;④因肌瘤导致出血性贫血但希望保持生育能力者;⑤患者在妊娠期间对已经确诊的子宫肌瘤有顾虑、压力,并有症状者;⑥子宫肌瘤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⑦在其他手术时有浆膜下子宫肌瘤。禁忌证:①子宫增大如妊娠16周;②子宫肌瘤>10cm;③多发性子宫肌瘤、>3cm的子宫肌瘤多于4个以上;④子宫肌瘤向子宫腔内生长,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侧三分之一,并有>30%突出于子宫腔内;⑤过于肥胖的患者;⑥怀疑子宫腺肌症时[2]。
(3)手术方法
选择硬腰联合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取头低足高位,常规气腹穿刺,气腹压力为12-14mmHg,腹部作3点穿刺,第一穿刺孔为脐部置镜,第2、3穿刺孔为右下腹阑尾麦氏点及左侧对应点以置器械,对带蒂浆膜下肌瘤,双极电凝瘤蒂,剪断;对肌壁间肌瘤,以长穿刺针开腹壁穿刺孔在子宫肌瘤表面浆膜下注入垂体后叶素6U,使子宫肌肉组织收缩,沿子宫纵轴在子宫肌瘤最突处以电钩切开子宫肌瘤表面浆肌层达瘤体,并与子宫肌瘤直径等长,如肌瘤向浆膜下突出且较大时取棱形切口,利于切除肌瘤后以对合平整;大抓钳钳夹突出的肌瘤结节,用力向上提拉,术者另一手或助手用拨棒将肌瘤包膜剥开,分离过程中有较大血管出血,则双极电凝止血,分离至基底部后剪断,将剥除肌瘤结节暂放于子宫直肠窝处,冲洗瘤腔,明显出血处电凝止血;1-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瘤腔,最后用组织粉碎器将肌瘤结节粉碎成条状后取出,玻璃酸钠涂抹子宫缝合切口以减少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
, 百拇医药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
2 结果
(1)术中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8.51±18.27)rain和(42.26±12.93)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出血分别为(45.26.4-12.9)mL和(78.40±30.49)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术后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镇痛药使用分别为8例和3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胀,偶有肩部放散性痛,给予双氯酚酸钾后症状明显缓解;而对照组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切口周围疼痛,经肌注杜冷丁后症状才能缓解。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3)h和(32±8)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热(>38~C以上者)分别为6例和17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4.6±0.5)和(7.9±0.4)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1)迄今为止,手术仍是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的妇女希望保留子宫,有完整的生理功能。子宫肌瘤切除术不仅保留了患者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维持子宫许多生理功能,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因此,对生育年龄妇女或年龄为50岁以下虽无生育要求但症状不明显、肌瘤数目为单发、且本人又要求保留子宫者,应尽量采取肌瘤切除术,这样既能保留生育功能和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又不影响卵巢血运,保持性激素的分泌功能。
(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盆腔视野清晰,不易损伤邻近器官,保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不过多干扰盆腔[3],且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因此成为患者更愿意选择的一种手术方式。另外,国外有学者研究报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仅为35.6%~51.1%,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则高达84.5%一94.8%[4]。国内学者也报道腹腔镜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而且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早于开腹组[5]。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逐年增加,已取代了大部分剖腹手术。本文观察表明,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稍长,但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今后腹腔镜手术时间将会越来越短。
, 百拇医药
(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和生殖器官的完整性,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2.
[2] 马娅芬.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8,3(2):154—155.
[3] 边爱平,赵倩,周华,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65—66.
[4]Nkemayim DC,Hammadeh ME,hippach M,et a1.Uterine rupture inpregnancy subsequent to previous laparoseopie electromyolysis:case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rch Gynecol Obstet,2000,264(3):154—156.
[5]潘海花,蒋志峰.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比较[J].广西医学,2006,28(1):93—94.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524400,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1]。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86例,取得良好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经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并要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86例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已婚,年龄22—54岁,孕产次0~7次,无心、肺、肝、肾等疾病,术前已明确诊断并了解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形态和活动度,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内膜病变,合并贫血患者术前予输血等处理使血色素达到80g/L以上。两组的平均年龄、肌瘤数目及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2)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①子宫浆膜下肌瘤;②有中期妊娠流产史的不孕患者;③有子宫肌瘤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包括习惯性流产者;④因肌瘤导致出血性贫血但希望保持生育能力者;⑤患者在妊娠期间对已经确诊的子宫肌瘤有顾虑、压力,并有症状者;⑥子宫肌瘤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⑦在其他手术时有浆膜下子宫肌瘤。禁忌证:①子宫增大如妊娠16周;②子宫肌瘤>10cm;③多发性子宫肌瘤、>3cm的子宫肌瘤多于4个以上;④子宫肌瘤向子宫腔内生长,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侧三分之一,并有>30%突出于子宫腔内;⑤过于肥胖的患者;⑥怀疑子宫腺肌症时[2]。
(3)手术方法
选择硬腰联合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取头低足高位,常规气腹穿刺,气腹压力为12-14mmHg,腹部作3点穿刺,第一穿刺孔为脐部置镜,第2、3穿刺孔为右下腹阑尾麦氏点及左侧对应点以置器械,对带蒂浆膜下肌瘤,双极电凝瘤蒂,剪断;对肌壁间肌瘤,以长穿刺针开腹壁穿刺孔在子宫肌瘤表面浆膜下注入垂体后叶素6U,使子宫肌肉组织收缩,沿子宫纵轴在子宫肌瘤最突处以电钩切开子宫肌瘤表面浆肌层达瘤体,并与子宫肌瘤直径等长,如肌瘤向浆膜下突出且较大时取棱形切口,利于切除肌瘤后以对合平整;大抓钳钳夹突出的肌瘤结节,用力向上提拉,术者另一手或助手用拨棒将肌瘤包膜剥开,分离过程中有较大血管出血,则双极电凝止血,分离至基底部后剪断,将剥除肌瘤结节暂放于子宫直肠窝处,冲洗瘤腔,明显出血处电凝止血;1-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瘤腔,最后用组织粉碎器将肌瘤结节粉碎成条状后取出,玻璃酸钠涂抹子宫缝合切口以减少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
, 百拇医药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
2 结果
(1)术中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8.51±18.27)rain和(42.26±12.93)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出血分别为(45.26.4-12.9)mL和(78.40±30.49)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术后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镇痛药使用分别为8例和3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胀,偶有肩部放散性痛,给予双氯酚酸钾后症状明显缓解;而对照组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切口周围疼痛,经肌注杜冷丁后症状才能缓解。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3)h和(32±8)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热(>38~C以上者)分别为6例和17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4.6±0.5)和(7.9±0.4)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1)迄今为止,手术仍是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的妇女希望保留子宫,有完整的生理功能。子宫肌瘤切除术不仅保留了患者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维持子宫许多生理功能,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因此,对生育年龄妇女或年龄为50岁以下虽无生育要求但症状不明显、肌瘤数目为单发、且本人又要求保留子宫者,应尽量采取肌瘤切除术,这样既能保留生育功能和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又不影响卵巢血运,保持性激素的分泌功能。
(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盆腔视野清晰,不易损伤邻近器官,保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不过多干扰盆腔[3],且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因此成为患者更愿意选择的一种手术方式。另外,国外有学者研究报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仅为35.6%~51.1%,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则高达84.5%一94.8%[4]。国内学者也报道腹腔镜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而且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早于开腹组[5]。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逐年增加,已取代了大部分剖腹手术。本文观察表明,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稍长,但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今后腹腔镜手术时间将会越来越短。
, 百拇医药
(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和生殖器官的完整性,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2.
[2] 马娅芬.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8,3(2):154—155.
[3] 边爱平,赵倩,周华,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65—66.
[4]Nkemayim DC,Hammadeh ME,hippach M,et a1.Uterine rupture inpregnancy subsequent to previous laparoseopie electromyolysis:case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rch Gynecol Obstet,2000,264(3):154—156.
[5]潘海花,蒋志峰.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比较[J].广西医学,2006,28(1):93—94.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52440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