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4272
营养支持治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50KB,1页)。

     【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09年8月间在我院收治236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130例患儿采用营养支持加传统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06例患儿仅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儿的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针对小儿腹泻病因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忌滥用抗生素,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腹泻营养支持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小儿腹泻根据发病机制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每年全世界有许多儿童死于腹泻。小儿腹泻在我国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疾病,是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腹泻的治疗过去一直存在许多误区,包括:①治疗期间禁食;②过多的应用静脉输液;③认为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滥用抗生素等。中华儿科学会及首都儿科研究所受卫生部委托,在1992年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该方案为小儿腹泻的治疗树立了新的治疗观念,包括:①治疗期间继续饮食,给予应用支持;②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大力推广口服补液;③合理用药,纠正抗生素的滥用。本文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体会,对于小儿腹泻的患儿,我们采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7月~2009年8月间在我院收治236例小儿腹泻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40例,女性患儿96例;年龄7天~12岁,其中0~1岁96例、1~2岁64例、2~3岁17例、>3岁59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2]。236例小儿腹泻患儿中:急性腹泻203例、迁延性腹泻33例;轻型腹泻162例、中型腹泻66例、重型腹泻8例;86例患儿伴有轻度脱水、34例患儿伴有中度脱水、2例患儿伴有重度脱水。其它系统合并症:34例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合并轻度营养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患儿多有腹泻、纳差、反复呕吐、乏力、发热等症状,合并脱水者伴有口渴、尿少、腹胀、精神改变等症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130例)和对照组(10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及分期、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均针对具体病因采用对症治疗,包括:止泻、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扶持肠道正常菌群,感染性腹泻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等综合治疗。研究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以口服补液为主。营养支持主要为继续饮食,主要为:母乳喂养患儿应继续喂母乳;非母乳喂养患儿给予日常饮食喂养;肠黏膜损伤患儿给予要素饮食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痊愈: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恢复正常,大使常规化验正常,食欲佳,精神状态良好;②好转: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患儿的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接近正常,大便常规化验正常,食欲欠佳,精神可;③未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的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6.0 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治疗结果

    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14天,平均为(6.8±1.7)天。研究组有1例转为慢性腹泻,对照组有3例转为慢性腹泻。研究组的治愈率为89.2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6.42%,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小儿腹泻根据发病机制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者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被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主要病原菌为轮状病毒及细菌;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因饮食不当而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多见。小儿腹泻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小儿腹泻根据病程可分为:①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②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③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小儿腹泻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三型。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每年全世界有许多儿童死于腹泻。小儿腹泻在我国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疾病,是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

    小儿腹泻的治疗过去一直存在许多误区,中华儿科学会及首都儿科研究所受卫生部委托制订了《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案为小儿腹泻的治疗树立了新的治疗观念,包括:①治疗期间继续饮食,给予应用支持;②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大力推广口服补液;③合理用药,纠正抗生素的滥用。但许多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完全按新方案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小儿腹泻如治疗不当会迁延不愈,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关于是否在小儿腹泻的治疗早期给予饮食及营养支持,目前尚存在争议,部分临床医师仍然没有认识到早期饮食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腹泻时摄入量减少,但能量消耗与需要量增多,给予禁食后会使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对疾病的治疗无益。已有研究表明,各类腹泻时食物营养吸收率好,进食后食物吸收率大都在60%以上。因此,认为腹泻时应鼓励患儿多进食,禁食是无益的。有学者研究认为,急性腹泻期及早进食能预防营养不良和迁延性腹泻的发生[3]。婴幼儿理想饮食应首选母乳喂养,也可选用米粉、大豆粉、牛奶粉等制成具有高能量、高蛋白、低乳糖、低渗压等特点的营养配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5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