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28
编号:13747293
不同抗原修复液和固定时间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朱向阳 吴注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通过在A-F抗原修复液以及固定时间不同乳癌组织中,C-erbB-2的表现结果如下:在乳癌组织,C-erbB-2阳性显示为黄褐色颗粒,并且阳性定位在细胞膜中,在所有的标本中有18例立即固定组标本呈现阳性。在立即固定组、12小时后固定组、24小时后固定组和48小时后固定组间的染色效果指数之间的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48小时后固定组细胞膜阳性难以辨认。并且随着固定时间的增长固定组背景染色逐渐增长。此外,立即固定组、12小时后固定组、24小时后固定组和48小时后固定组,通过依次采用抗原修改方法A、B、C、D、E到F间的染色效果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采用抗原修改方法E和F细胞膜阳性难以辨认。并且四组标本采用抗原修改方法A、B、C、D、E到F,背景染色依次增强。

    3 讨 论

    由组织病理学基本理论可知,无论在组织切片活着进行电镜大体标本的保存,应该及时适当进行有效的固定。通过这种操作,才能达到使组织和细胞内蛋白凝固并能够在特定位置保留,进而可以防止破坏及自溶内外源性酶,从而最大程度的对组织和细胞的固有形态、结构实施了保护。当出现组织内没未能进行有效的固定时,内外源性酶将能够造成组织细胞结构破坏,甚至使某些特定部位的蛋白向周围扩散并出现降解。在本实验中,通过采用不同抗原修复液,并采用在延迟时间不等的固定组织,进行特定部位的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结果中可以看到特定阳性部位周围有不同的化程度的阳性背景。并且,在进行CK7免疫标记时,癌巢周围阳性背景随着抗原修复液A到F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