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324167
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赵昌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07-2011.07入住我院产科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即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二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进行对比与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4.22±12.82)分、(47.29±7.93)分,护理前后本组患者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3.11±11.38)分、(36.29±6.51)分,护理前后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护理后SDS得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优质护理;产后抑郁;临床效果

    产后抑郁症为产妇在分娩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抑郁症状,为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引发其产生的因素也非常之多,且较为复杂。在众多因素中,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也不容忽略。人格特征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基础。在孕期以及产褥过程中,内分泌改变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心理退化情况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心理学基础[1]。因此,应该积极地开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6.07-2011.07入住我院产科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0),年龄为19-37岁,平均年龄为(29.3±1.8)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9.1±2.2)周;观察组(n=60),平均年龄为18-39岁,平均年龄为(29.7±1.9)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孕周为(39.4±1.9)周。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n=60)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n=60)主要采用优质护理,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点内容:①产时主要由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陪护,适当地进行触摸,指导正确用腹压、呼吸训练、运用无痛分娩技巧,亲切与产妇交谈,帮助产妇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缩短产程。待新生儿断脐后,然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行皮肤早接触以及早吮吸操作[2];②产褥期母婴应同在一个病室内,使其能够很好地接受母乳喂养。教会产妇及其丈夫与家属如何对新生儿进行科学护理。对于产妇出现的一些生理上的症状,例如下腹部出现阵痛以及下腹部出现包块等症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做好健康知识方面的宣教。给予正确的饮食以及卫生等关于“坐月子”方面的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与教育[3];③产后性生活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宣教。首先,责任护士应对其产妇进行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对家庭内的婴儿护理等方面管理分歧的时候,从现代护理学角度进行正确指导[4]。引导产妇协调好家庭之间的种种人际关系,出院的时候让患者留下电话号码,以方便按时、定时、及时地进行随诊。

    1.2.2统计学方法本文中出现的所有数据均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SDS评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P<0.05表示由EXCEL软件以及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平均值以“ χ±s”进行表示,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