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337297
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魏晓玲 杨红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医生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3月-2012年3月成分输血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78例中,血浆的发生率最高,为0.78%,红细胞悬液为0.49%,血小板为0.39%;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和发热为主,分别为55.1%,和41%;自体输血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适应症,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倡自体输血。

    【关键词】 输血反应;成分输血;自体输血

    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导致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意外的反应,按主要症状与体征分为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细菌污染反应等[1]。为了提高临床输血服务质量,合理地进行成分输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笔者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输血报告单及临床输血后的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情况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成分输血的病例13569例,收集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的78例进行统计。年龄6月-84岁,其中男38例,女40例,首次输血65例,再次输血13例。

    1.2 方法 通过输血科发血记录,输血记录报告单及临床输血后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输血后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医生按照《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填写,在24h内反馈给输血科。

    2 结 果

    各种成分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见表1。

    3 讨 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输血还具有消极的一面,不但可能传染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而且还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二大类。过敏,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等就是输血时比较常见的免疫反应。

    本统计结果显示,本院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7%,与卿文衡[2]等统计的0.5%和邓梅英[3]等的0.66%相近,但低于邱威等[4]报道的1.12%。可能与我院在临床输血中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院输血指南,做到“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血就少输,必须输血就输成分血”输血理念有关。

    在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中,以发热和过敏最常见,其中出现发热的比例为41%,主要由输注红细胞悬液引起。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是血液在储存期间,血液制品中白细胞活化产生并释放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所导致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另一方面白细胞和血小板溶解破坏后,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也可引起发热。降低输血时出现发热的有效方法是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有研究证明,通过离心去白膜、洗涤和过滤等方法去除90%以上的白细胞,可有效降低发热的比例,并且还可以明显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5]。本次统计中所有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洗涤红细胞去除了白细胞和血浆。

    统计结果显示,引起过敏反应的比例占输血不良反应的55.1%,临床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大多因输注血浆所致,其次为输注血小板。有研究认为引起过敏的原因主要是血制品含过敏物质、血浆中的白细胞活化产生的生物物质、患者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抗体或本身缺乏IgA的过敏体质引起[6]。本统计结果还显示自体输血的病例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7]。

    综上所述,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过敏,其中输注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为主。自体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提倡自体输血。输注去除白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0.

    [2] 卿文衡,唐业华,吴华.58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86-2388.

    [3] 邓梅英,宁芳,陈宇.输血不良反应观察与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4):612-613.

    [4] 邱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