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临床上以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较为多见,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2]。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护理的目的是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我院对慢性心衰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其中男43例,女56例;年龄43-78岁,平均(55.6±6.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生活护理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休息的方式和时间需根据心功能情况安排,遵循以下原则。心功能Ⅰ级患者: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必须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患者: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调下午多休息,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心功能Ⅲ级患者: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心功能Ⅳ级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待病情好转后活动量逐渐增加。
患者病房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洁,防止褥疮发生。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做下肢自主活动或下床行走,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
1.2.2 病情观察 ①若患者出现劳力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②正确记录患者24小时液体出入量、定时测量体重,以观察患者出入液量是否平衡及水肿的消长情况。③注意观察感染征象: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肺瘀血而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又可诱发心力衰竭。在病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咳嗽、咳痰、呼吸音的变化,及时发现肺部感染。④定时监测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特别对使用强利尿剂者,应观察有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1.2.3 饮食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宜进食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及不胀气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每日食盐量一般在5g以下,如心功能Ⅲ-Ⅳ级,食盐量则应控制在2.5g以下。应用排钾利尿剂时,应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并适当放宽对盐的限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1.2.4 吸氧 根据患者缺氧程度调节给氧流量,一般为2-4L/min,鼻导管给氧。高浓度吸氧会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减少肺通气量,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所以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节氧气流量。
1.2.5 用药护理 洋地黄类药的护理。此类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主要有:①胃肠道反应;②神经系统症状;③视觉异常;④心律失常。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一定要注意监测患者使用洋地黄前、中、后的症状,记录心率。洋地黄中毒的处理:①立即停用洋地黄为首要措施;②有低血钾者应给予补充钾盐,暂停排钾利尿剂;③纠正心律失常;④采用洋地黄特异抗体。
利尿剂的应用及护理。尽量白天给药。观察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尿量),有无低血钾(低血钾是最主要的副作用),有无高尿酸,体重是否减轻。
1.2.6 心理护理 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过程,协助患者找出不利于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向患者讲清楚不良情绪能加重心脏负荷,造成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或使病情加重。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焦虑的原因,避免不良刺激,减轻焦虑的程度。关心、尊重、鼓励、安慰患者,以和善的态度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7 健康指导 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诱因;注意饮食;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遵医嘱用药;教育家属给于积极支持;定期门诊随访。
1.3 护理效果评价 采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HL)在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MHL量表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疾病的反复发作及不断恶化的症状容易造成患者沉重的精神负担及经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5]。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为首要目标。
本研究显示,在疾病治疗的各个阶段采用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美玲.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3-84.
[2] 关梅菊,曹清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