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8693
52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潘志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中对该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5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在患者接受针对性治疗方式之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52例老年患者中共治愈50例,死亡3例。结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起病速度快,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且该病的致死率相对较高,因此对该病及时的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提升患者治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9-01

    1 前言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其实质就是通过医学影像仪器并不能观察到患者的胆囊内部有结石产生,但是在患者胆囊部位确实存在炎症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例数占急性胆囊炎总数的6%-18%,而且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起病速度快、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当患者体内患有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合并症的时候,该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升高,这种情况在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中容易出现[1]。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检查中很容易被漏诊,贻误治疗时机。本院近些年来共收治52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针对该疾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综合数据,作出如下报道。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自2001年9月至2012年4月,本院共收治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2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分布在55-79岁,平均年龄64.2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后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标准完全符合。

    2.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从发病到进行手术治疗所经历的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再针对患者胆囊病情的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

    2.3 统计学研究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对于所有患者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x2检验来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分析

    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经历不同时间之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在实施不同手术方式之后,患者的恢复以及死亡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本院治疗结果显示,由发病到接受相关手术治疗用时在36小时之内的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主要病情是胆囊发生化脓现象,占患者总数的40.0%,其次是胆囊水肿情况的出现,占患者总数的30.0%;而当患者从发病到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所用时间超过36小时之后,患者多以胆囊出现坏死现象为主,占患者总数的45.5%,其次是胆囊穿孔现象,占患者总数的40.9%。同时结果还显示出,当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所用的时间超过36小时之后,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31.8%)和患者死亡情况(9.1%)明显大于时间在36小时之内的患者,在并发症出现的方面超过其25.1%,在患者死亡情况高过其5.8%,两类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

    4 讨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多发性疾病,造成其致死率高的原因在于以下四方面:其一,在进行胆囊方面手术的时候,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休克或者感染的情况,再加上引发该疾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存在,导致胆囊动脉受到严重阻塞,进而使得胆囊出现缺血情况;而当胆囊发生缺血之后,会使得胆囊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通透能力明显加强,很可能使患者出现二次感染的情况,最终致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其二,当胆囊缺血现象发生或者胆囊膜严重被破坏之后,使得细菌极易通过胆囊膜,加速在患者体内的繁殖;而细菌数量的大幅增加,又会使得胆囊膜被破坏的程度加重,甚至出现穿孔现象;其三,当患者身体胆囊部分原本就存在相关病症的时候,也增加其致死率,例如胆囊管出现畸形,胆管出现水肿现象等;其四,患者在手术准备期间及其手术过程中,都会被要求禁水禁食,而且患者身上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从而导致患者胆囊产生排空困难,使得胆囊部分的血管出现痉挛,致使胆囊发生缺血情况。

    针对老年患者而言,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速度较快,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很容易产生并发症。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胆囊的动脉血管是一类末端的血管,如果出现堵塞的现象,那将会导致胆囊部位的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根据临床经验,老年患者出现这一疾病通常是在其进行手术、出现休克现象以及发生严重感染情况之后,但是有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便老年患者没有发生过上述疾病,其患上该疾病的几率也大于青年人,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老年人群,而且其患病人数呈现上升的势头[2]

    根据老年患者该疾病的相关特点,临床中常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而这种治疗方式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手段,但是在手术方式实施的时机把握上,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依据本院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当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手术治疗超过36小时,其病情往往就会以穿孔和坏死为主,在手术治疗之后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现象的几率也显著增加。所以,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由于老年患者体内本身患有的合并症相对较多,身体器官的机能也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尽量采用B超等医学影像仪器,得出精确的结果。当确诊之后,要积极进行相关手术的准备工作,尽量缩短手术的准备时间。手术过程中要尽可能选取完全切除胆囊的治疗方式,只有当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允许进行胆囊切除的时候,才能考虑胆囊造瘘的治疗措施[3]。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测老年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对患者进行供氧,并将患者的血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必要的时候可以降压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手术成功完成之后,还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同时实时检测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吴伟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