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编号:12358899
扶正化瘀法在药物流产中的疗效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 2013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扶正化瘀中药针对药物流产中不良反应、流产后失血量多、流血时间长,气血不足等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药流条件自愿服药终止妊娠患者36例,其中素体气血不足者22例,在药物流产第一天开始配合扶正祛瘀中药口服,连续7天,观察药流中不良反应,及药流后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36例中35例完全流产,34例服药中无不良反应或减轻,29例流血量少于经量,4例血量近似月经量。33例7天内血净,1例不全流产行清宫术。结论 运用扶正化瘀法配合药物流产能减轻药流过程中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不良反应,减少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降低不全流产发生率,减少清宫风险,并使体力较快恢复。

    【关键词】 药物流产;不良反应;扶正化瘀;气血不足;减少出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70-02

    药物流产在终止早孕中的临床作用早已被广泛认同,但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等可加重早孕不适症状,服药耐受性降低,流产后失血量多、时间较长、不全流产等副反应仍是影响药物流产临床疗效及可接受性的主要原因。我们以扶正化瘀法配合药物流产能较好应对上述药物不良反应及常见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2年10月,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停经天数<49天,孕囊直径<2.0cm,无用药禁忌症并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的18-40岁健康妇女36例,其中孕后体虚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症属气血不足患者22例。

    2 治疗方法

    以常规药物流产方法服药:第一日清晨6时空腹服用米非司酮片50mg,后每间隔12小时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mg,至第3日晨共服用150mg,1小时后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6mg[1],门诊留观疗效。所有观察对象均于药流第一日起加服扶正化瘀类中药煎剂,组成药物: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5g,陈皮10g,当归15g,川芎10g,三七15g,茜草15g,益母草30g,炒蒲黄15g(包煎),阿胶15g(烊化),桃仁10g,炮姜6g,炙甘草10g,每剂水煎200ml,100ml日两次(早晚饭后1小时)服用,共7日。观察药流中不良反应,及药流后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等指标,判断疗效。
, 百拇医药
    3 治疗结果

    服药过程中22例素体气血不足患者,恶心、乏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23例无明显恶心,占64%;11例恶心症状较轻,占30.5%;2例症状较重,呕吐淡黄液体,占5.5%。药流疗效判定[2]:服米索前列醇后6小时内排出绒毛者28例,12小时内排出者8例。药流后7天内血净者31例,均少于月经量,占86.2%;4例如经量,7天后仍有少量出血,为陈旧咖啡色,10天左右血止,占11.1%;完全流产占97.3%;不全流产1例,流血超过15天,超声检查宫内残留,行清宫术,占2.7%。流产后患者均无明显四肢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不适症状。

    4 讨论

    药物流产方法简便、相对安全、副损伤较小已成公认,但服药后加重恶心、呕吐、乏力等症;或失血量多,药流不全,药流失败再次刮宫等风险均带给患者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此法应用逐年降低。对于前者西医几无特殊处置,后者用缩宫素、止血药甚至手术对症治疗。
, 百拇医药
    中医学认为女子孕后气血下注子宫以养胎,机体气血相对不足,则易出现倦怠、思睡、头晕等不适;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发为恶阻。药流后子宫内余血浊液停留,阻碍新血不得归经,阴道出血淋漓难尽,故归为“产后恶露不绝”,常见以化瘀止血。

    清代《胎产心法》指出: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损其气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3]。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药物流产的同时即予以补气养血、活血祛瘀类中药,以达扶正化瘀、养血止血之功。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扶助正气,能不同程度减轻恶心、呕吐、乏力等症;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以补而行之,三七、茜草、为散瘀止血要药,止血而不留瘀;炒蒲黄止血止痛,益母草辛散入血,活血调经,祛瘀通经,桃仁活血祛瘀,协同作用,促进子宫收缩,宫内膜的修复。陈皮理气和中,炮姜温经散寒均助活血化瘀之力,阿胶补血止血,全方用于药物流产早期,功效优先,益气补血扶正,活血化瘀止血,不仅针对药流后失血状况,更于失血前增强患者服药耐受性,亦可促进体力迅速,不单限于气血不足患者,临症加减,效用广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1.

    [2]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3.

    [3]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新世纪(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1., 百拇医药(陈育颖 郑向阳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