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8928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时明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0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8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桡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股动脉;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88-02

    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血流出现中断或者急剧减少,造成相应心肌出现持久严重的急性缺血症状,导致心肌最终出现缺血性坏死。临床上治疗的关键就是对冠状动脉尽早进行血运重建,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的血流以及心肌再灌注得到恢复[1-2]。目前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现在对我院2009年0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82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和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0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18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118例观察组和64例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其中男性患者占80例,女性患者占3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4±8.0)岁;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其中男性患者占42例,女性患者占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0±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2 方法

    1.2.1 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让患者平卧,进行常规的消毒,使用利多卡对局部进行麻醉,在桡骨茎突的近心端约1-2cm处,把桡动脉搏动的最强处当做穿刺点,进针的方向和桡动脉的走向保持一致,穿刺成功之后把软头的直行导丝送进去,把穿刺针退出。放置桡动脉鞘管,给予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治疗,避免出现血管痉挛,对患者进行造影之前注入3000U肝素;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给予局部麻醉之后取患者右股动脉作为穿刺点进针,置入股动脉鞘管,注入3000U肝素。两组患者经过造影对病变的部位确定之后对梗死的相关血管进行介入治疗。

    1.2.2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立刻拔除鞘管,对穿刺的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右腕关节保持不动,3-4小时之后对加压包扎进行解除,对于仍然出血的患者继续给予加压包扎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术后4小时对鞘管进行拔除,用双手压迫15分钟之后再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出血和血肿等情况进行观察。

    1.2.3 选用软件SPSS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3 讨论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方便止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避免了长期卧床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术后能够立刻拔管,患者的活动不会受到限制,减少了肺梗死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3-4]。通过上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澍,严金川,陈小节,李璇,孙涛,李权.不同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照研究[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59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保健营养.下旬》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