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采取措施对中医护理对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与分析。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病例中随机选取100例,其中男性有57例,女性有43例,他们的年龄在25-78岁之间。按照数字表的形式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取常规性护理的模式。而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则是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利用统计学理论与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性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月时间的护理(P<0.05)。结果 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焦虑状态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评分则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中医护理的模式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效果;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96-02
心血管疾病是涉及人体内运输血液的组织与器官的疾病,其中病变的部位包括心脏与血管,是当前临床中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性疾病。其在临床中的病症表现是高血压、心绞痛、运动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脂、心脏病等。这种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中医护理对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择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7例,女性有43例,他们的年龄在25-78岁之间。按照数字表的形式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50例患者。这些患者经CT检查、血尿常规检查以及病理学研究,其中高血压有30例,冠心病有25例,心脏病有17例,心绞痛有15例,急性心肌梗死有13例。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全身性慢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取常规性护理的模式。其内容包括:一是适度运动,护理人员要根据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症与诊治效果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每天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慢走等运动,以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二是饮食控制,即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清淡、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说豆制品、鱼类食物、新鲜蔬菜、各种粗粮等,减少饮食中的甜食含量,并坚持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三是健康教育,即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与患者家属详细地讲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与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运用自身丰富的护理经验与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以逐步消除患者因疾病折磨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焦躁不安的负性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四是环境护理,即护理人员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与定时消毒,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减少病房中病菌的含量,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则是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其内容包括:一是气功疗法,即护理人员要指导心血管疾病患者自然端坐,全身心放松,将两个手掌平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两只脚心上,均匀呼吸三到四分钟,接着缓慢睁开眼睛,利用这种疗法以逐步消除社会因素与心理障碍所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二是饮食护理,即护理人员要根据中医学理论给予患者低盐、低脂肪、清淡的食物,严禁食用辛辣、甜粘、刺激性的食物与酒类,对于肝阳偏亢的患者可食用紫菜、植物油、山楂、海蜇、黑木耳、马兰头凉拌菜、荠菜汤等,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可食用鱼肉、鳖甲汤、核桃仁、芝麻糊等食物,对于血脂过高的患者可以三七花泡水饮用;三是情志护理,即护理人员要对每一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临床应激反应进行详细了解,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疏导,运用温柔的语言与非语言动作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同时让患者充分了解到外界因素对自身病情的影响,指导患者有效调整自身的心态,纠正自身对心血管疾病错误的认识,帮助患者构建正确的健康行为模式。
1.3 评价指标 本组的评价指标包括:一是利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评;二是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检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中医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从图表中可知: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焦虑状态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评分则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探讨
心血管疾病作为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在临床中的病症表现是高血压、心绞痛、运动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脂、心脏病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组所研究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而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临床护理。经过2个月的对比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评分则低于对照组患者。因此,在常规性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医学理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从心理情志、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有助于有效缓患者因疾病折磨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虹,牛丽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09(15):97-99.
[2] 区转焕.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探讨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8):123-12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74kb)。